福闻话·民俗文化 福建人的七夕打开方式原来是这样的……

  东南网是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福建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秦观在《鹊桥仙》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柳永在《二郎神》中写道: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清两代,盛行“投针验巧”。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七月七日正午,女孩将一碗水放在太阳下暴晒,过一会儿水面“生膜”,将绣花针轻轻投入水中,针就会在水底生成影像。如果针影像云朵、花卉或者鸟兽虫鱼,则说明女孩“得巧”;如果针影粗如棒槌或者细得像丝,则说明女孩“得拙”。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习俗,在七夕夜晚,年轻的姑娘、妇人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

  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的姻缘。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如果说乞巧、拜星是我国七夕传统习俗的重头戏,那么,“分豆结缘”则是独具福州特色的七夕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煮蚕豆互相馈赠,啃豆谈天,消除前嫌,促使家人和顺、亲友情深、邻里和睦。

  据民俗专家介绍,这一习俗是这样产生的:相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织女带了天上一种会吐丝的虫子到人间供人饲养。天上的虫子来到人间即为“蚕”,福州人便选取当地盛产的蚕豆作为节日礼物,在七夕晚上与邻里分享,旨在互相勉励耕织致富。

  在福州市委文明办的培育下,七夕演化为了“邻里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煮蚕豆互相馈赠,吃豆攀讲,人们有了更多联络情感的机会,邻里和睦在“邻里节”活动中得以深化。

  此外,在福州方言中,茉莉与“莫离”谐音,人们在七夕节这天互赠茉莉,表达长相守莫相离的美好心愿。

  而在泉州,七夕又称为“七娘妈生(日)”,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要祭拜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七娘妈”,准备“七娘妈轿”、“七娘妈亭”、糖粿、花粉、扎成串的千日红等。

  “糖粿”是七夕这一天,泉州敬祀和食用的一种面食。传说,每年七月初七,喜鹊会搭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见。相爱而不能相处,牛郎织女见面时相拥而泣,而糖粿就是用来盛装牛郎和织女相会时落下的眼泪。所以,很多年轻人也将其喻为“情人果”。

  除了糖粿,七夕这天,泉州人还要购买纸糊的“七娘妈轿”“七娘妈亭”,买胭脂、扎花、花粉等让“七娘妈”打扮。

  泉州民俗专家介绍,“七夕”泉州有焚送“七娘妈轿”、“七娘妈亭”的习俗。在泉州的民俗文化中,“七娘妈”(即七仙女)为妇幼保护神,而七月初七是“七娘妈”的神诞。“七夕”到,不少家庭会买“七娘妈轿”、“七娘妈亭”,焚烧献给“七娘妈”,为家里孩童祈福。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而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的樟湖镇,却是与蛇“共舞”,以“游蛇神”方式,来祈求蛇神永保平安。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闽,东南越,蛇种。”以蛇图腾作为祖先或保护神来崇拜,樟湖的崇蛇祭拜巡游风俗即延续至今。2005年,樟湖崇蛇这一古代闽越文化的传统习俗还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街仪式开始,爆竹声中,有人抬神像,有人鸣锣开道,有人扛旌旗,老人则扮演成官兵、戴枷囚犯等,整个“游蛇神”队列颇为壮观,在各种仪仗队伍之后,人们抬着以青枝绿叶扎起的蛇龛,里面盘着一条最大的活蛇王。

  队伍之后紧跟着由男子组成的游蛇队伍,他们每人手中握着或身上缠着一条活蛇,浩浩荡荡。中的男子,小蛇则以手握,大蛇则脱光上身,任蛇盘其身或缠其头,整个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队伍路过之处,各家各户在门口设上香案,燃放鞭炮。居民和游客纷纷走上前去,摸摸大蟒蛇,玩玩小蛇,与蛇来个亲密接触,合影留念,以此祈求蛇神带来“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对于客家人而言,七月七是一个“比巧”的节日。这一天,待字闺中的女孩子和年轻媳妇都会买来七色彩丝用传统手工编织成七色带,而且还要摘一些新鲜的豆角、黄瓜、苦瓜、辣椒叶、茄子叶、南瓜叶、蕃茨叶七种青菜煮成一道名谓“七姐妹”的菜。

  据老一辈的人说,“七姐妹”这道菜是一个比试谁家的年轻媳妇更心灵手巧的菜肴,因为七月七一般在立秋前后,此时的豆角、苦瓜、黄瓜等接近过季,而叶子菜又还未长起来,在旧时又还没有温室蔬菜,所以这就得看谁家媳妇能将这些平常不吃的菜叶子煮得香甜可口。

  除了“比巧”,每到七月七,客家人都有正午取井水、山泉水的习俗,而在这一刻取出的水叫做“七月七水”。传说中七月七是玉皇大帝恩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大喜日子,这一对有情人每年只能见一次面,并且时间十分短暂。于是,他们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互诉衷肠,泪如雨下。他们所流下的泪水汇聚成了人间的河水,所以“七月七水”可以保存数年不变质,还能起到清凉解毒、避邪治病的功效。

  在七月七这天做“七姐妹”、“七层糕”、喝“七月七水”、在河边洗澡这样的民间习俗,客家人世世代代都在传承着,这一口口甘甜清冽的水、美味可口的菜肴与糕点,承载了客家人对和谐、平安的美好祈愿。

  每年的七夕对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的孩子而言,是个特别的儿童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沙县家家户户凡有孩子即将入读小学,都要举办一场蒙学式。蒙学式时,外公外婆必备一套糖塔、新衣、新文具,送给孩子。仪式上,糖塔是独有而不可或缺的礼物。

  所谓糖塔,是用高温熔化的糖水倒入特制模具浇筑而成,每五座为一套,包含福禄寿三星像和两座笔直矗立的宝塔,寓意吉祥顺利、学业有成。糖塔是沙县匠人传承多年的绝活儿,从制作到摆放,再到分食,皆印照出沙县文化的独特内涵。

  据说做塘塔用的模具,是客家人从中原带出来的。传说,七夕是魁星的生日。据沙县民俗专家乐相森介绍,古人有三登科的说法,即科举高中为大登科,娶妻结婚为小登科,七夕上学则为小小登科。沙县的七夕节是以“乞巧”为精神,以上学启蒙为主题,慢慢地嬗变成今天这个节俗。

  七夕的清晨,家长们让孩子起个大早,并带着孩子点燃蜡烛、烧香、拜天地、拜祖宗。孩子们还要在这么一个特别的早晨写字、读书。仪式完成后,家人敲碎糖塔,杂在爆米花、糖果里,红纸包成小礼包,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孩子即将入学的消息随着糖塔播散而出,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也随之涌进家门。

  2015年,沙县七夕蒙学式被列入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归生活是最好的守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沙县“做七夕”正源源不断地给糖塔传承注入新力量,让这棵“老树”开出“新花”,像红纸小礼包一样播散四方,进而代代相传。

  [3] 《咱厝过七夕浪漫又独特 泉州人都有哪些七夕习俗》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13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