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游神”上热搜!追神仙不塌房百位神仙、千座庙宇难道这是泉州发家致富的原因?

  神和人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福建人似乎最有发言权。要知道,福建省是全国神仙最多的省份。据有关部门2003年的调查,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灵共有1000种以上,10平方米以上的宫庙和民间信仰场所约为25000座(实际数字可能远远不止如此)。各种信仰里的神灵可以相安无事地共处一室,可想而知,讨论“人神关系”是一个多么复杂的挑战。

  最近,福建游神活动频繁登上热搜,高颜值的世子天团让网友们沸腾不已,许多网友更是对其中的“男神世子天团”赞叹不已。

  游神是福建地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也称“迎神”、“抬神像”、“神像出巡”等,是指人们在新年或者其他喜庆的节日里,到神庙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的艺阵表演。

  游神是中国传统贺岁习俗之一,最早兴起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起初游神是将神明身像请入神轿,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象征神明降临人间,带来平安。

  在前面跳来跳去的是马夫,马夫在古代也叫班马仔或者斥候。跳来跳去是表示在骑马的意思,来回跑是在是视察前面的情况,然后向大部队的开路将军报告,摆手的动作就是禀告的意思。

  跟在身后的他们的手下,如孩儿弟、无常、将军等竹制的骨”神像,而我们所熟知的男神天团华光大世子就在其列。

  所谓的男神天团”只不过是网友对神明将军的戏称,只因他们颜值很高,故此一炮而红。这些神仙天团包括:华光大世子、赵世子、张世子、张二世子、金龙世子、文犹元等。

  华光大世子:剑眉星目,华光大帝的长子,道教中马元帅就被称为华光大帝,因为额头有三只眼,所以民间常说“马王爷有三只眼”,据说从小生来不凡,帮助弱小,帮助人们斩妖除魔。传说他原是天上的一位神仙,有一天降临到人间,为了拯救苍生,将五雷的秘法传授给了人们,使人们能够借助天神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此外,他还帮助人们修建了一座庙宇,成为了当地人民的守护神。由于他的功德巨大,被百姓们尊称为华光大帝。

  张大世子:传说是五福大帝之一张元伯的儿子,他在一次与邪恶势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在他死后不久,又奇迹般地复活了。因此,人们相信他是具有不朽之身和不败之力的勇者象征,也因此成了福建厚福游神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张世子的造型是没有刘海的,微笑且露齿。

  张二世子:五福大帝之一张元伯的次子,性格活泼,也就是张世子弟弟,他的发型是中分。

  赵世子:赵世子是福建福州长乐区厚福一带游神的神明之一,斜分刘海,赵世子的身份为五灵公中的振灵公赵公明之后代,福建常常会为神明添加世子,将其作为人和神沟通的桥梁,以增加神明的亲和力。因为振灵公赵公明与人们熟知的财神赵公明同名,所以网上谬传赵世子为财神之子,实为错误。赵世子看起来比较高冷,发型四六分。

  五灵公又名五福大帝、五瘟神,分别是显灵公张元伯、应灵公钟士秀(士贵)、宣灵公刘元达、杨灵公史文业、振灵公赵公明。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逐疫之神,最早为福州一带的乡土保护神。

  根据记载,五人都是明崇祯年间福建泉州的秀才,结伴来福州参加省试,到达福州时下榻南门外的白龙山五瘟庙。农历五月初四日夜间,他们似眠非眠、似梦非梦,忽见疫鬼向井中投毒。五人遂共议守井勿令人汲,人们以为他们在说胡话。由于大家都不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张元伯提议说,“吾等当舍身救人”。他们汲水共饮,果然全部中毒身亡,从而提醒全城百姓水井有毒不能饮用,挽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省城人民感恩他们的献身精神,建立庙宇,塑造神像奉祀之。当时县官将此事上奏朝廷。他们后在明崇祯七年(1634)被敕封为解瘟正神五灵公,张元伯封为显灵公、钟士贵封为应灵公、刘元达封为宣灵公、史文业封为扬灵公、赵公明封为振灵公。

  游神,主要在闽南沿海、福州、宁德和部分内陆地区流行。这种活动通常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举行。各地游神的内容不一,但基本上都包括了妈祖、保生大帝、三官大帝、福德正神等几大类。

  关于游神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最早始于宋,因当时“游神”的表演活动被称为“做神”。据《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地方,于正月十三、十四两日,诸生、秀才皆出游神于街,谓之‘做神’”。后来逐渐演变为“游神”,成为闽南地区人们共同的信仰活动。每逢农历的年初正月或重要节日,人们到神庙里将神祇塑像请入神轿,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信众的香火,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沿途伴有锣鼓唢呐、舞狮舞龙、杂技等多种形式的表演,集拜神、祈祷、欢庆为一体,虔诚而热闹。

  泉州是一个神明“密度”极大的地方,现存的佛教、道教、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五大传统宗教信仰在泉州的昌盛自不用赘言,仅民间神明和宫庙数目就足以令人咂舌——据统计,在泉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泉州历史上曾有6000多座宫庙,供奉着500多位神衹,也正因为如此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和信仰特色,使得泉州同样有着“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在泉州,人们可以一同来感受和探寻诸神共处、和谐共生的秘密。

  泉州的民间崇拜体系庞杂,但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崇拜(如天公、土地公)、庶物崇拜(如虎爷、床母)、人物崇拜(如关帝、孔圣)、护卫神灵(如城隍、行业祖师)、乡土神(如青山公、保生大帝)以及鬼魂崇拜(如普度公、池王爷)等六大类。

  泉州民间神明中不少产生于福建本省,陶孝妇(虎夫人)、郭洪福(广泽尊王)、万巧娘(万仙妃)和李文愈(灵应祖师)均因孝顺长辈、善待里人而受后人尊奉,妈祖、临水夫人则皆是因为舍身救人而成神。大多数本土神灵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祀奉,比如通远王和随后取代其地位的妈祖,对这两位海神的崇拜甚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泉州文化有着严格的传承体系和相对稳定的风俗习惯,所以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在民间信仰方面一直有着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光是短短的一条涂门街,不足一百米,清净寺、佛家寺庙、关帝庙,风格迥异的信仰竟能相安无事。

  泉州民间“造神”不问地域、只论功德,“崇有德,敬有功”是泉州民间“造神”的唯一标准。全国性的神明如关公、天公、土地公都在泉州有着极其广泛的信众。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漂洋而来的外来神祇,如印度教的毗舍耶神,泉州人俗称“白狗神”,其庙宇也一直受到附近居民的悉心保护,且香火始终不衰。

  在惠安崇武,当地人甚至为27位舍身救人的战士建造了一座宫庙,以此作为永久的纪念,且每年正月头三天,“当地人多会来此烧香”。

  相对于国内其他地方,泉州的民间崇拜活动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它与世俗生活的紧密结合。

  泉州古代对城市实行铺境制管理模式,将城区划分约36铺94境,每境设一位境主公以保境安民。这一做法一方面极大增多了民间神明数目和种类,另一方面也拉近了人神之间的距离,人与神长期的“比邻而居”使得泉州的民间信仰活动带有极大的生活化特征。比如,让孩子认神明做“契父母”(闽南语,义父母),请朋友一起来为神明“做生日”,甚至定期抬着神明巡境或回祖庙“谒祖”,这些与市民生活毫无二致的民间信仰活动使泉州人似乎更常将神明视为有血有肉的至交好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冰冷偶像。

  与此同时,泉州众多的传统民俗活动也都源于此,几乎终年没有间断的“佛生日”和其他关于神明的重大庆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献戏”环节极大地带动了泉州曲艺的繁荣,人们称木偶戏为“嘉礼”,就因认为它是送给神明最好的礼物。

  就连一年中最盛大的元宵灯会,据说也是起源于丰州桃源宫的敬神活动,相传最初为了让宫内供奉的“唐太宗”能如生前一样看到长安灯节的盛景,当地居民自发在元宵节用花灯装点了整个宫庙及村庄,久而成俗并扩展到整个泉州地区,最终深刻改变了泉州人的元宵节庆祝方式。

  当唐声宋音灭绝于中原时,这里还保留着古音闽南语。这里的人,从晋朝洛阳便来此,当中原因为外族改变生活方式时,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的祭祀和礼仪。

  我们来部分盘点西安泉州区域的游神,供奉有妈祖、关圣帝君、广泽尊王、清水祖师、重华圣帝、保生大帝、真武大帝、福佑帝君、赵大天君、青山王(青山公、灵安尊王)、灵应祖师等。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游神主要在福建泉州和莆田、广东雷州、广西来宾良塘和台湾的一些地方盛行。

  泉州有六千位神明,但妈祖尤为特别。靠海生存的泉州人常常为海忧虑,然而,这一刻向妈祖低头朝拜,下一刻,爱拼敢赢的泉州人便昂首扬帆,坚信在妈祖娘娘的庇护下必能无往不利。

  各地关于妈祖的传说非常多,其游神内容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福建等地区最为敬重的神明,妈祖游神场面都十分隆重。时,妈祖戴玉佩金,非常荣耀。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妈祖显灵来惩恶扬善的传说。每当游妈祖神时,围观的人都争拥上前摸神像或者銮轿,以求得来年好运。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神诞,海内外妈祖信众纷纷举行各种祭拜仪式,隆重纪念这位泉州人心目中最崇敬的“海上女神”。

  泉州天后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南门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古建筑。

  而在每年的正月廿九,蟳埔村便会开展妈祖“天香”巡境民俗活动,以此祈求妈祖庇护 “讨海”平安顺利,这是当地所有与妈祖相关的信俗活动中最为盛大隆重的一场,历经四百多年的岁月仍长盛不衰。

  泉州市区涂门街的关帝庙(也称通淮关岳庙)属于泉州香火旺盛的寺庙之一,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同时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尤其初二进庙烧香的信众排成了长队。

  泉州安溪的“广泽尊王”和“清水祖师”巡境来说,每年都会在正月十五之前完成一次巡境活动,家家户户派出人手,把神仙从庙里请出来,到境内各地巡游,接受不同村落信众的祭拜。

  每年正月初五日,安溪金谷镇乡民依年例,轮值恭迎威镇庙广泽尊王巡春绕境三乡。以泉州安溪金谷谢氏承接“广泽尊王”巡境为例,原本向当地派出所报备的参与人数是2万人次,实际参与人数却超过了3万人次,活动经过的地方,确确实实万人空巷。包括请戏班子唱戏、仪仗队捧场以及置办供品,整场活动开销不下100万元。

  而这只是闽南民俗文化的一个村落,与安溪金谷邻镇的蓬莱,将在正月初九到十一日举办“清水祖师”巡境活动,规模形式旗鼓相当。

  闽南地区有丰富的佛教俗神信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祖师公”,神号往往以姓氏冠名,称“某公祖师”,他们不是正统佛教的佛菩萨,生前是当地的得道高僧,死后得到当地村民的供奉。今堪称“祖师公”中最为有名的,即闽南四大信仰之一——清水祖师。作为闽南文化的璀璨瑰宝,清水祖师迎春巡境不仅承载着乡民们的信仰与期盼,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清水祖师,祖庙在安溪蓬莱清水岩,神号“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宋会要辑稿》记载封号无“善利”),据说生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也有景祐四年的说法(1037),记载中卒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则与祖师享年65岁无法相符,而与65岁相符的则是北宋大观年间。

  清水祖师是一位宋代的得道高僧,永春县小姑乡(今永春县岵山镇)人,俗姓陈,出身桃源南山陈氏,名荣祖,法名普足,因居麻章求雨灵验,人称“麻章上人”,后安溪修筑张岩(即清水岩),请其前往,祖师一生为民祈祷,修桥铺路,做了许多好事。关于清水祖师的传说有很多,大多与祈雨有关。后来也逐渐多元化,祖师公又出现了除妖、治病、驱蝗等功能。

  清水祖师信仰在安溪分布广泛,永春也有供奉清水祖师的宫庙,其中以清水祖师祖籍地的南山庵最为著名。南山庵,位于永春县岵山镇铺上村,旁有南山宫,主祀释迦如来佛、清水祖师,并祀保生大帝、武安尊王、赵大天君、三代祖师、古平祖师、伽㑲大王、观音佛祖、显化大士(乌髻观音),右侧殿中供奉妙然吴氏祖母(南山陈氏开基祖陈优道正妻吴信娘)。

  接下来,讲下重华圣帝,舜帝是三皇五帝之一,名重华,字都君,尊称重华圣帝,泉州民间最早说“五姓同宗”,说的是“姚、虞、陈、胡、田”,后来又把“袁、陆、车、孙、王”包括进来了,这样就有了十姓共同恭颂始祖的传统活动。

  泉州重华舜帝纪念堂,是中国唯一以纪念舜帝为主题,集历史文化、观光休闲于一体,规模最大的舜帝祠堂。位于晋江市罗山镇福埔、社店之间的罗裳山南麓,由海内外舜裔宗亲共同捐资兴建,供奉陈、虞、姚、胡、田、孙、袁、陆、車、王十姓共同的始祖舜帝。纪念堂是依山而筑的古建筑群,宏大壮观,构成中国“北有舜帝陵,南有舜帝祠”的格局。

  我们读中国历史时,都读过尧、舜、禹禅让帝位的故事。其中,以“华夏大孝”、“孝感动天”而闻名的有虞氏舜帝,是三皇五帝之一,为黄帝第九世孙,是我国远古时期东夷与炎黄两大部落的首领,又称有虞氏、重华公、协帝。

  舜帝(约公元前2287- 约公元前2067),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居于妫汭([guī ruì],河川名,在山西省永济县南,源出历山,向西流入黄河)。舜有两姓,本姓姚,又姓妫。因舜治之国名“虞”,故又称虞舜。

  农历四月十五日是姚氏始祖舜帝姚重华的诞辰日,福建泉州一带的舜帝后裔选择这一天恭颂始祖的圣诞,晋江市有姚氏宗亲超过了两万人。

  在泉州,市区青龙巷的花桥慈济宫(全称为“泉郡青龙慈济宫”)、南安市美林街道美林村慈济宫、南安市康美镇梅元村境内二十都福善堂等庙宇供奉保生大帝。农历三月十五日,是保生大帝的圣诞日,每年的这个时候,泉州地区供奉吴真人的宫庙都会组织前往位于漳州龙海角美镇白礁村(古属泉州府同安县管辖)的白礁祖庙进香,气氛异常热闹。

  保生大帝已成为闽南、潮汕地区及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及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吴氏后代所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祗。保生大帝姓吴名夲,宋代名医,字华基,别号云衷,为紫微星转世投胎,明封万寿无极保生大帝,父亲吴通,后追封为协成元君,母亲黄氏为玉华大仙转世。泉州人称保生大帝为花桥公、大道公、吴真人。

  据《泉州府志》记载,保生大帝名为吴夲(tāo),祖籍泉州安溪感德镇石门村,出生于泉州府同安县白礁村。吴真人少年贫寒,矢志学医,云游四方,学成之后,便开始悬壶济世,因医术高明,曾任宋代御医。据史料记载,宋仁宗明道二年,泉州、漳州一代发生瘟疫,染病致死者不计其数。吴真人和徒弟跋涉泉漳一带,采药熬汤,义诊施药,无不药到病除,深受老百姓感戴。在传说中,宋仁宗景佑二年吴真人因上山采药救人而牺牲。

  接下来,介绍下泉州法石真武庙。真武庙,俗称“上帝宫”,位于今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主祀玄武大帝(即北极玄天上帝、上帝公),古称“玄武庙”,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至开宝六年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有“八闽玄天上帝第一行宫”之誉,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体现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10—14世纪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与九日山上祈风石刻、天后宫一起,共同展现出古代泉州地区悠久的航海传统和海神信仰体系,及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是泉州宋元时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史迹之一。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武大帝等,亦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等,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的尊神。法石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供奉真武大帝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泉州真武庙更是闻名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分炉分庙遍布东南沿海地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真武大帝原本是中原地区道教神灵系统中的“北方(位)”守护神,其信仰传入泉州后,因“北方”在中国五行学说中对应“水”,其文化属性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明交融,当时的泉州人认为真武大帝具有镇海、保平安能力,称之为“海神”,建庙供奉。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诞辰日,在此期间,泉州真武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在历史悠久的泉州洛阳古街中,坐落着一座古朴典雅的祠庙——昭惠庙。昭惠庙中供奉着海神通远王。通远王,又名“乐山王”“福佑帝君”等,民间称其为“红帝公”或“帝君公”。原型相传为唐朝时隐居南安境内乐山上的李元溥,最初被尊为山神,后逐渐演化为海神,是泉州境内第一位海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初的保护神。据传,昭惠庙原名“镇海庵”,蔡襄当年为了主持建造洛阳桥亲上九日山迎请通远王海神李元溥,祈求神灵助力建桥,将庵改名为昭惠庙,并在此设立建桥指挥部,后便有了“未有洛阳桥,先有昭惠庙”一说。

  昭惠庙每年元宵节都会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海神巡境。那么,这一民俗活动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宋朝某年正月十五,有一神鸟被闽南百姓误杀,玉帝震怒之下,欲派火神焚毁人间。玉帝有一女,于心不忍,遂偷偷告知人间一长者。百姓情急生智,乃大燃篝火,鸣鞭炮,点花灯,放焰火,并请来海神巡境驱邪,总算在元宵这天躲过玉帝的责罚。这个海神,便是洛阳街的境主,昭惠庙供奉的福佑帝君。

  “海神巡境”始于南宋时期,是洛阳镇每年元宵时的重要民俗活动,主要包括上午的“镇境”和傍晚的“巡境”。从昭惠庙出发,途径洛阳三村(万安村、洛安村、洛阳村)的巡境活动,所经之处,家家点火盆,放鞭炮。海神巡境时要跳过火盆,以示驱邪祈福之意。跟随海神巡境的,还有众多民俗表演队伍,如舞龙舞狮、火鼎公婆等。如今,“海神巡境”已然成为洛阳古镇民众企盼幸福生活和团结向上的精神纽带。

  此外,永春一些寺庙奉祀“赵大天君”。“赵大天君”(俗称赵元帅公)即赵公明,在其他地方的民间信仰中多祀为财神,而在泉州则被祀为瘟神,其坐骑是一只黑虎,所以寺庙中赵公明的塑像都伴有一只虎。

  永春县达埔镇“逐火把”民俗活动,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看。位于达埔镇岩峰村(原十都院前)境内的尤圣宫,原名山美宫,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宫内主要供奉有赵大天君元帅、司马圣侯、比干公、武德英侯,宫宇门前立有古石狮、古石象等历史文物。

  “逐火把” 始于明洪武年间,当地人又叫“炸佛”,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到十五元宵节,尤圣宫所处的岩峰村一带村民为消灾祈福,赤膊上身抬着“赵大天君”神像,举着火把,燃放鞭炮,出巡乡里,逐步形成闽南的“逐火把”习俗。逐火把的奇特与规模尤最,堪称“闽南第一奇”(为达埔三奇之一仅存)。

  “未有惠安,先有青山”,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坐落于惠安县青山南麓的青山宫始建于北宋初期,比惠安置县还早,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庙供奉的便是惠安的人物神——青山王(青山公)。相传宋端宗赵昰即位期间(1276年)被元兵追杀南逃,船队在泉州海域遭遇狂风大浪,张悃将军显圣相助,被封为“灵安王”;元朝晚年,青山公又再次显圣帮助常遇春在安徽挫败元兵,被明太祖赐为“灵安尊王”。

  “青山在县(惠安)南,伪闽时将军张悃尝立寨于此,以御海寇。既殁,乡人庙而祀之,至今不废。”青山宫与莆田湄洲天后宫、漳州龙海慈济宫并称“闽中三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世界各地“灵安尊王”宫庙的祖庙。

  青山王张悃本为五代十国时的将军,光州固始县人(今属河南省信阳市)。885年(唐光启元年),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任闽将,奉命镇守惠安一带,因抵御海寇有功,殁后乡人“庙而祀之,逝世之后被尊祀为“青山王”。青山王信俗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每年的祭祀、巡境、过炉以及平时的祭拜等活动中。此外,与青山王有关的民间传说也是青山王信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悃的初葬地在螺山之阳(今惠安县城),宋初置县后“改葬于青山立庙”,这就是“未有惠安,先有青山”的由来 。

  青山王是产生于惠安地方特有的历史人物神。青山王信仰至今已逾千年,其地域分布相当广泛,惠安县(包括今肖厝管委会)建有主祀青山王宫庙的多镇达三分之二以上,尤以山霞、张坂、崇武和螺阳四个乡镇为盛,至于民居私奉青山王、青山妈,则全县各乡镇皆有。据说旧属泉州府各及其北邻的仙游县等也建立青山王宫庙或供奉青山王神像,而泉州东湖早在宋代即有青山王庙宇,至今在市区的宜春宮尚配祀有灵安王(即青山王)。南宋福建浦城人线年)任江东转运副使时,曾多次祈求张大帝(即青山王张悃)神灵降雨救旱。清嘉庆二年(1797年)冬,有浙江绍兴人舒俊卿和天津人钱友松捐资修惠安山霞青山宫,这说明古代青山王信仰在我国大陆的影响,已远达江东乃至天津等地。在清代,青山王信仰随移居台湾的惠安人传播到台湾,据前几年来山霞青山宫进香的台胞说,现台湾共有主祀青山王的宫庙二十多座。清末民初以来,由于惠安人到东南亚一带谋生的人越来越多,青山王信仰在当地的华侨中得到广泛传播,据了解,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家都兴建有崇祀青山王的庙宇。

  在惠安县净峰山,又叫“钱山,如今山上的净峰寺李仙祠供奉的便是净峰的镇山仙公铁拐李,山上的“云梯”、“仙迹”、“钱洞”等遗迹相传均为神仙铁拐李所留。铁拐李,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首,“八仙过海”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民间流传这位跛脚拄拐、满脸胡须的铁拐仙便在惠安净峰山羽化登仙。

  始建于东晋的笔架寺坐落于笔架山,旧时也称为仙公寺,有山有寺即有“仙”,笔架寺内供奉的便是闽中信众最多的“何氏九仙”。传说中,笔架寺建成后,香火鼎盛,兴极一时,却因山势险峻,空间狭小,无法容纳太多人,于是在南北朝时,又于此分灵至仙公山(今洛江区马家镇双髻山)。

  接下来,介绍下灵应祖师。洪梅灵应寺位于南安市洪梅镇六都村,始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现存主要为清代建筑。灵应寺祀文愈大师(俗称灵应祖师),是闽南著名古寺之一。每年的农历六月廿二日灵应祖师公诞辰日,来自泉州、晋江、安溪及省外的上万名信众齐聚灵应寺纪念李文愈祖师公诞辰,灵应寺内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香客们手里提着香、花、瓜果等供品,在灵应祖师公的佛像前虔诚祈祷,人潮涌动,非常热闹。

  灵应祖师,又称李文愈祖师,系“三真人六祖师”之一。师字文愈,生于唐代仁宅李家,幼有孝行,家贫有志,博超群伦,福而有德,常现神爱事迹昭闻,如渡溪飞笠、立石朝天、播竹茁地等,坐化于山中的枷吊藤。山中就其肉身塑像,祀于紫帽岩中,尊为李公祖师。

  泉州人生活在错位的历史里,当时代快速在改变,他们无论是岁时节庆,生活礼俗,都还承袭着古训,人人内心坚定且宁静。

  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不断革新都在改变着泉州民间信仰活动的面貌,但千百年来,人间烟火与神明香火互相炙烤出的泉州人共同的精神烙印——对一切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和感恩,始终没变,甚至历久弥新。

  关于“游神”的起源,学术界一般认为始于宋代,但对其起源时间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游神最早起源于宋代,因为当时“游神”的表演活动被称为“做神”;有人则认为游神的起源在明代,因为那时泉州、厦门等地已经有了“做神”;也有人认为游神起源于清代,因为那时泉州“做神”。另外还有人认为游神的起源在唐代。

  我们经常刷到的短视频游神,就前面马夫开路,后面跟着甩手走的神将,其实是主神的随从部下。这种神将的内部叫“塔骨”,是一种大型空心竹骨神像。

  这种神像通常有这些神仙:华光大世子,张世子、赵世子,金龙太子、关平世子、岳云世子、文状元等以及二郎神、金吒、哪吒、黄飞虎以及二郎神、干里眼、顺风耳、枷锁将军、金鸡将军、玉犬将军、仙富神将、居童元帅、兵马大元帅等五花八门。

  游神即便在福建比较盛行,但是由于各地方差异也存在区别,其中就包括了游神方式,游神的神祇形象、既有妈祖娘娘,也有临水娘娘,还有黑白无常、华光大帝、泰山大帝、五福大帝、五显大帝、玄帝、关帝等等。

  五大世子分别是:华光大世子、张世子、赵世子、金龙太子和文状元。因怜悯人间疾苦,便下凡助民。他们分别代表着智慧、财富、勇气、仁爱和忠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百姓的安宁。

  我们目前在网上见得最多的游神形式,就是前面马夫开路,后面是各种神像,这些神像看起来高大威猛,个个气宇轩昂,其实他们都是主神的神将,而在这些神将中,就有大家熟知的“神仙世子团”。

  福建游神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也是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欢,网友们也希望这样的民风习俗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在福建,大到庙宇小到神龛,超过10平米的宫庙和民间信仰场所约有25000座,比便利店还多,真正做到了求神拜佛比喝水还容易。

  福建人不一样,能在凌晨两三点把他们呼唤醒的只有神仙,能让他们不顾拥挤举起手机疯狂拍摄的也只有游神中的神仙们。

  游神又被称为圣驾巡游、游老爷、营老爷、游菩萨、游神赛会等,是广东粤西、福建闽台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

  游神活动通常在新年或其他重要节日里举行,有时也会在诸神的圣诞日进行。人们会将神像请入轿子中,然后抬出庙宇,于社区之中,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这一仪式象征着神明降临人间,巡视乡里,以保佑安宁与和谐。

  游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当时,人们坚信神灵具备保佑五谷丰收和风调雨顺的能力,因此每年的春耕和秋收时节,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期获得神灵的庇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祭祀活动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被称为游神。

  游神仪式的主要环节包括祭祀神灵、进行游神活动、舞龙表演以及狮舞等。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组成游神队伍,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队伍中包括锣鼓队、舞龙队、舞狮队等表演团队,他们在街道上展示各种精彩的节目,为村民们带来欢乐。

  巡游:游神队伍通常由一些装扮成神灵的人组成,他们身穿华丽的服装,手持各种道具,如旗帜、花篮、宝剑等,沿着街道或村庄巡游,接受人们的敬拜和供品。

  祭祀:在巡游过程中,游神队伍会在一些特定的地点进行祭祀,通常是庙宇、祠堂或其他宗教场所。祭祀仪式包括点燃香火、焚烧纸钱、敬献供品等,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

  表演:游神活动通常还包括一些表演节目,如舞龙、舞狮、杂技、戏曲等。这些表演旨在娱乐观众,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意和崇拜。

  宴请:在游神活动结束后,通常会举行宴会,邀请亲朋好友和当地居民一起品尝美食,庆祝活动的成功。

  据说福建的神仙不下1000个,每个境(类似于社区)都有一个主神。主神之外,每个小神也都有自己的传说。各地游神的内容不一,但基本上都包括了妈祖、保生大帝、三官大帝、福德正神等几大类。

  所以当天后妈祖、五福大帝、真武大帝、华光大帝、三田都元帅、齐天大圣等各路神仙在一起,在外地人看来既朋克又魔幻。

  主要代表人物有英烈王、赵将军、林将军等,其形象威武高大,头戴宝盔身披金鳞战甲,头饰或腰间常常绣有神兽纹样;眼神凌厉表情严肃,眉浓,威风凛凛身姿挺拔:身后通常挂有靠旗。靠旗是插在背后的三角形的四面旗子,又叫护背旗,在唐代以前战争中经常使用。在游神活动中将军元帅后背的靠旗,是为了渲染武将的威风,起到震慑鬼怪的作用。

  主要代表人物有白马尊王等,大多以文官仙人为主,其形象儒雅,身着华丽衣裳、通常伴有长须长发,目慈而眉浓,表情温和,身披文官官服或作仙人的装扮,衣上绣蟠龙样云等吉样图案,头戴官帽,整体形象儒雅大方。

  主要代表人物有保长公、保长婆、土地公等,其形象诙谐,在巡游队伍中常常走在队伍的前面,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动作神态夸张,表情通常诙谐幽默。

  主要代表人物有白无常和黑无常(又称七爷八爷)等,其形象夸张,或高瘦,或矮胖,面部神情以民间传说刻成,通常为怒目或吊角眼,面色苍白或黝黑,部分身着素衣,有一些则身着盔甲,是村民为祈求平安免遭祸患之用。

  游神作为中国民间信仰的一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信仰,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游神这一传统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它仍然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

  从地域上讲,福州是福州、闽江下游平原地带,而非闽北山区。闽江下游平原地带,由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集中,所以游神活动非常盛行。而且,福州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与游神活动有关,如闽王王审知、王审知、刘福通、郑成功等。又如,在古代民间传说中有“妈祖”这个神祇。妈祖是福建沿海地区民众供奉的海神之一。另外,在福州民间信仰中,还有土地公、土地婆婆等神明。因此,游神习俗在福州地区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其地域特色。

  游神习俗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主要集中在正月十六、十七、十八三天。其中正月十六、十七为游神的高潮,一般在晚上举行,十七则是游神的最后一个高潮,地点多在台江的“文笔峰”。在时间上,还有许多地方有固定的游神时间,如永泰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春神节”,六月五日为“夏神节”,九月十日为“秋神节”;闽清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举行游神活动。这些都是因为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所决定的。游神活动往往要持续三天甚至更长时间,这不仅是一种民间习俗活动,更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游神习俗在福州地区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其中最明显的是“游”。游,即。在游神活动中,有的地方表演舞龙、舞狮等技艺,有的地方表演舞春灯、游街、放纸鸢等习俗。其中,游街是游神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它将巡游和表演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行融合。

  游神,是一项集观赏、娱乐、民俗为一体的民间文化活动。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等特点。游神活动一般包括“走三桥”和“逛八景”两部分。“走三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逛八景”则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欣赏八闽乡土风民俗的独特风貌。

  游神活动中的所有道具都由民间艺人自行设计制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游神活动中的各种造型均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同时,游神活动也是一项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综合表演艺术。游神表演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戏曲、民歌和曲艺等形式为主要表现形式。

  自北宋以来,游神仪式祭拜的神明一直在扩增,一些曾是本地闻名的善人义士,生前是英雄,死后被百姓奉为神明,继续庇佑一方。例如“照天君”的信仰,相传来源一位出家人在兵变前夜,挂红灯笼于榕树树梢,指引民众逃亡。在他死后,心存感激的福州人封其为“照天君”;天后妈祖原本是宋朝一名女子林默娘,因生前救了海难中的渔民而被人修庙供奉,沿海人民相信妈祖能保佑出海平安,信仰逐渐壮大起来。这些神明大多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人,都为百姓做过好事,甚至为救百姓而牺牲自己,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他们,便上奏皇帝,由皇帝封神。

  人们举行游神,除了祭拜神明的传统以外,更多是对未来生活美好、家人平安、添丁进财等平凡愿望的祈福。在东南沿海这片信仰之土,在一代代民众的美好希冀中,游神得以将浓厚的文化氛围传承到今日。

  游神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变化,融合了现代元素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如现代音乐、装扮和舞蹈,巡境长达十几公里的队伍里,有许多年轻人的加入,扛旗之类活动更是有孩子们争抢着进行,为游神的队伍注入新生的活力。许多地方设立了专门的游神团体,招募年轻人学习和参与游神活动,传承技艺和习俗,年轻人愿意参加民俗活动、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对福建游神的继承与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张世子、华光大世子的塔骨影像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福建游神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被福建以外的人们知晓。

  如今,福建游神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完善的保护与传承。通过诸如巡游这样的活动,人们得以窥见古代生活中的文化艺术,与先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民俗艺术是旧时代的缩影,是先人对美学的理解和享受,也是中华民族流传百世的文化基因。

  也正是今年,福建“游神”民俗文化火了,“众神出游”“万人狂欢”的赛博画面,引来了全国民众的关注。

  而在福建,你可以和神仙同走一条道,同蹦一场迪,高高在上的神来到了福建都变得相当亲民接地气。

  游神的队伍,主要顺序分为:开道神团队、神子团队、将军团队、主神团队、信徒团队。除了主神团队的主神像由人抬着外,其他都是竹制的“扎骨”神像,分别由人顶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甩臂阔步,大摇大摆地走着,不同的步伐表现了神的不同职责、性格及等级。这些游神的队伍在巡游村境时,有的地方还要抬着神像飞快地跑、有些地方还要抬着神像跳过火堆,场面十分喜庆热闹。

  选上游神队伍的人,特别是参加例如“跑王”这类需要体力的游神活动的,也不用人催,会自觉提前锻炼。

  在福建佛道根本不分家,各路神灵无论是哪派的,在当地人的安排下都可以和谐的共处一室,在同一个庙里接受供奉。

  供奉的也不仅仅是传说里的神仙,还有很多对当地有贡献的祖辈先人: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关公、佛祖、观音……

  他们不在意这些神明宗教是否相同,神仙之间关系如何,主打的就是一个“极致包容”。

  对神明的信仰敬畏,上到99,下到刚会走都出奇一致,讲究的是“我上香供奉,你负责庇佑”。

  但有一点,每个村镇所供奉的神明不同,活动仪式中巡游的神也不同,各个地方的游神日子也不同,而且游神也不能超出自己的村,也不能游到别的村去,但各个村镇,神明巡视乡里的方式都差不多,目的也都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当然也有附近的几个村联合在一起游神的,聚集的人群越多,人神同乐的热闹气氛越浓郁。

  游神这一天,人们从庙宇里请出神明 ,巡游本境(村),在队伍的最前面,迈着最狂拽舞步的一定是马夫。马夫,在古时叫班马仔也叫斥候,身穿黑色和白色衣服,跳来跳去,表示在骑马的意思,来回跑是在视察前面的情况,然后回来面向后面的将军摆手,意思是在禀告前方的情况。马夫的表演要求很高,不仅身材要灵巧,脚下功夫也要非常熟练。

  在福州民间,用敞篷大轿抬着的当地供奉神像有华光大帝、白马王、临水陈太后和各村单独供奉的主神,主神的部属,如孩儿弟、七爷、八爷等,这其中,人气最旺、形象最俊美的是高大魁梧的张世子。

  上热搜媒体争相报道,特别是华光大世子、金龙三太子、张世子、张二世子 、四方将军、赵世子、文状元这几位以“颜值取胜”的男神天团。

  迅速火遍全网的神,让游神文化有了出圈机会。但也有人害怕颜值至上,新鲜的面孔会让人们忘记游神的本来样子,进而让游神文化失去原本意义。

  当地旅游宣传博主更是把“帅神”放到台面上,直接打出了“我与神明画押,赌你心动一刹”的标语。颜值摆在了最前头。

  但也有网友觉得无伤大雅,这反而会让更多人来了解游神文化。 始于颜值,凭借照片就能传播出亿万人观看的效果,进而让更多人来福建当地体验相关民俗,了解当地文化,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要身高有身高,要颜值有颜值。 还能给你带来比心理咨询更管用的心灵慰藉,且不存在塌房,追神仙可不就比追星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湖南白血病女孩的“重生”之旅:28岁为自己写下葬礼悼词,34岁与过往和解

  黄仁勋最新演讲全文:我忍受的一切挫折、痛苦和磨难淬炼了超能力|钛媒体AGI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打破日系油混神话 这台最省油的美系车有线月各级别MPV销冠, 宜商宜家且价格不贵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宝宝1岁后进入涂鸦期,就喜欢到处乱涂乱画,可以给他安排这个磁性花板,满足他乱涂乱画天性,安抚情绪,还...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5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