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荷塘纱龙,起源于蓬江区荷塘镇篁湾村的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史料记载始于南北宋期间,荷塘纱龙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舞龙技艺主要靠口耳相传传承至今,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成为荷塘海内外乡亲认祖归宗的文化纽带。
荷塘纱龙既可以在广场表演,也可以在舞台表演。夜间舞起来时烛光闪耀,上下翻滚,时明时暗,宛如一条不断滚动的彩虹,居高临下观看,大有“展翅欲凌三级浪,昂首直上九重天”的气概。春节、元宵、秋后及各种神诞庙会、喜庆盛典,也有机会看到荷塘纱龙的精彩表演。
开平水口镇泮村乡有一个别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泮村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泮村乡彩旗蔽日,炮竹声声。
泮村灯会相传始于明朝(1464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因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程序和仪式。泮村灯会的程序相当讲究,包括扎灯、送灯、起灯、舞灯和打灯,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泮村灯会”既是“传统手工艺”,又颇具“民俗”风味,是珍贵的汉族文化瑰宝和历史文化遗产。
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于2012年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宫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传统六角宫灯,它采用木料、玻璃等传统的材料,使用可折叠式的设计以方便携带。东艺宫灯用手工绘制的玻璃画,图案内容寓意多为龙凤呈样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造型和结构是从南宋流传下来加以改造的古典风格。
东艺宫灯承载着故乡的祝愿,漂洋过海,成为华人的手信,唐人餐馆的标志社团节日聚会的饰品。尤其在中华传统节日的元宵、中秋,更是不可或缺;灯谜会的盛行更是推广中华文化的纽带。江门东艺宫灯,凝聚了华人的爱国爱乡之心。
鹤城花炮多在新春期间举办,主要有祭拜、接炮、还炮、抢炮等仪式,有祈福、年庆、聚会、联谊等寓意。2022年,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活动当天,全村海内外乡亲、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共庆新春,共话乡情,共同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兴财旺、家庭幸福、福寿绵长。
新会鱼灯,是一种精美的鲤鱼灯,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2007年入选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鲤鱼形态丰满,身上有金色鱼鳞,很具美感和喜庆色彩。由于“鱼”与“余”二字谐音,鱼灯便寓意年年有余;而肥硕的鲤鱼,金色的鳞片,更是丰收和吉祥的象征。
鲤鱼灯还与会城元宵节开灯的风俗有关。据说,过去会城的每条里、巷都在入口处设“社公”(社坛,一方土地之神)。农历正月十二晚“社公”开灯,小孩便提着用利市钱买来的鲤鱼灯聚集游玩,成群穿街过巷“游灯”。正月十五为“大灯晚”,这一连几个晚上都是小孩的快乐时光,至十六日就“完灯”,也有的延至十八日才“完灯”。
每逢春节,三江镇联和、新江两村民间,都有舞龙的传统,这一传统民间欢庆活动已有悠久历史,两村舞龙的传统可追溯到清朝嘉庆、道光年代,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步成为村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生活安康等祈福活动,并吸引到众多的外地群众前往驻足观看。“三江龙乡游龙”已于2009年被列为江门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是吉祥的象征,摸完龙头摸龙尾寓意一年顺到尾。舞龙时,每个猪仔笼燃点蜡烛四支,使全条金龙火把映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司前金龙源于江门新会区司前镇石步村,于2009年被列为江门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春节和元宵节,舞金龙都是石步村最盛大的传统活动。舞龙人员身穿金黄色丝绸衣,腰扎红绸带,随锣鼓起舞,从村里的李氏祠堂出发至每条村庄拜年。金龙所到之处,人潮涌动,爆竹声声,以祈求石步村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
舞着金龙,锣鼓声声响彻各个村庄,吸引村民们跟着金龙一起嬉戏游走于乡间小道。其中更有不少父母抱着小朋友,争相穿过金龙的肚脐位置,以祈求小朋友快高长大。
大年初一日,泥鸡啼声起,镇濠泥鸡吹响美好年味。镇濠泥鸡的制作主要分布在开平市水口镇联竹村委会镇濠村,故名镇濠泥鸡,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于2017年被列入江门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泥鸡由泥土、竹子、牛皮纸等材料制作而成,形象为小公鸡,内置竹管,开两孔,用右手拇指按住尾部气孔并来回推动鸡头、鸡尾,便会发出“咯咯”声响,用嘴对住气孔也能吹出不同的鸡叫声。
过去,每到农历年关,来自开平城区和珠三角其他地区的商贩都会前来镇濠村采购泥鸡,以用作年货销售,一些返乡探亲的华侨更是对泥鸡爱不释手。在大年初一吹响泥鸡,既有保平安之意,又有“好世界”(即生活美好)的兆头,因为开平话里‘鸡’与‘界’同音。镇濠村里还流传一种说法——“泥鸡一响,黄金万两”,因此,吹泥鸡也寄托了人们对富裕生活的美好祈愿。
生恭鲤鱼属于民间纸扎艺术,渊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祭祀活动,是把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后来作为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在农村地区普遍流行。外海生恭鲤鱼是用竹片和红纸按照鲤鱼的形态扎制而成的一种工艺品。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现,形象生动而颇受欢迎。鲤鱼象征丰收、吉祥;“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2021年,入选江门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春节期间,当地人尤其是少年儿童手持生恭鲤鱼走家串户,向对方主人拜年、祝福,并得到新年红包。是为外海镇(街)本土的特色民间风俗之一。
每年春节,江海区礼溪武东吉兆堂醒狮队和传统大头佛都向礼乐人民拜年祝福、贺喜,祈愿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于2023年入选江门市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头佛”表演时有四个套路:第一套表现大头佛的日常起居,如扫地、倒垃圾等家庭琐事;第二套讲大头佛担锄去耕田;第三套讲大头佛拜四门;第四套表现大头佛上山采灵芝遇到狮子并与之搏斗的情景。传统大头佛表演起源于清末,武东吉兆堂老祖师爷区朝在礼乐乌纱里(现乌纱村)学习传统大头佛表演套路,并融入醒狮和武术,使之成为礼乐传统特色项目。
大泽镇同和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至今依然保留独特的客家民风民俗,其中正月十五闹元宵最具特色,当地村民有“元宵大过年”的说法。此风俗世代相传,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于2023年入选江门市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闹元宵活动在农历正月十四拉开序幕。当日下午,各家的主妇们挑起两个装着拜祭福仙娘娘供品的篮子,来到村中空地上集中。随着阵阵鞭炮声、锣鼓声,醒狮起舞,聚集在一起的村妇们挑起罗格(篮子),依次排好队伍,在大空地上连续转几个大圈 子。随后醒狮带引村妇们到后山上的仙娘庙去拜祭。傍晚,举行客家特色围餐晚宴叙乡情。晚宴后还有曲艺团、村民拉客家山歌等文艺演出。元宵节当日举办庙会,热闹气氛更高涨。一大早,通往仙娘庙的山路上已是锣鼓不断、雄狮起舞,村民们抬着用红纸包裹着的大头烧猪,前往仙娘庙,此时庙前已挤满前来虔诚祈福的村民。祈福仪式结束后,村民们把烧猪抬回村里,分给每户一份,称为 “太公分猪肉”。
“庆灯”是恩平民间习俗之一,历史悠久,是民间群众性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于2008年入选恩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正月初九,于前一年出生的男丁每丁家主在灯寮挂上一盏花灯。农历初十早上开灯(先前使用的是油、烛灯,后来使用煤油灯,1984年后使用的是电灯泡),正月十六早上关灯。正月十二日,场面更是热闹,前一年出生的男丁举行“光标”,家主备足三牲(有的更备有“烧猪”),于是日下午二时许进行集体祭祀仪式,八音、舞狮到场助兴,祭祀开始,家主抱“光标”男丁一同参拜,燃放鞭炮,以祈村寨风调雨顺,家家平安,人丁兴旺,孩子健康成长。
蓬江区棠下镇天河一带及中心、良溪村等民间几百年来盛行有“抢花炮头”供奉“炮头”的传统习俗,2009年入选第一批蓬江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十五(元宵节)或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天后诞等神诞,都有规模盛大的“抢炮”活动。
棠下抢花炮分为两个环节,“拥炮”和供奉“炮头”。在活动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八音锣鼓,醒狮起舞场面热闹非凡,吸引众多的观众,因此具有综合性和群众性的特征。
鹤城客家上灯习俗为区、县级非遗项目,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了,2017年入选鹤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正月初十,是鹤城禾谷田心村添丁上灯的日子,俗称上灯。按照村里的习俗,钟姓村民每年农历正月都要在村中钟氏祠堂,为新添男丁举行上灯仪式。
上灯就明显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因而在田心村客家宗族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也即上丁、添丁,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新会传统民间喜庆活动中的舞熊罴,是清代就有的习俗,民初以后武馆兴盛,武馆多有狮团,此俗渐为舞醒狮所取代。如今,只有三江镇传承此俗,保留了这一富有新会地方特色的民俗,于2018年入选新会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熊罴”是新会民间旧俗中的一种祥瑞之物,每当三江舞龙巡游时,熊罴必定登场,专为金龙起舞引路。舞步以摇晃、跳跃、女字步、丁字步法为 主,巡游时有铜锣、大旗、彩旗、高照、龙牌、头牌、罗伞、大头佛、龙珠、龙、锣鼓 等配套,舞熊罴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