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爸爸讲中国地理:福建

  福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福建省下辖九个市,省会是福州。省名福建的“福”字就是指福州,但“建”却不是这九个城市之一,而是今天南平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建瓯。建瓯和福州都位于福建北部,都是古代福建地区最早设立的行政区域,今天更为发达的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地区,那时还是蛮荒之地。从中可见中国南方的开发逐渐经历了由北至南的一个过程。

  福建简称“闽”,门里一个虫字,有人嘲笑说这是形容福建人是缩在门里的虫子,这是望文生义。其实这里的“虫”是蛇的意思,门内供蛇,说明这里古代的原住民是以蛇为图腾的。蛇在哪儿最多呢?自然是山多的地方。福建就是个多山省份。

  西边是作为与江西之间省界的武夷山,这是中国东南部的重要山脉。中部的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南北相连,东北部是太姥山脉。福建山地面积竟然占总面积的90%以上,平原地带只有沿海从福州往南至漳州这窄窄的一条。

  东南部地区本来就多雨,福建更厉害,因为从地形看,武夷山就像一堵高墙矗立在西侧,从武夷山向东直到海边,地势是逐渐趋缓的,从海面上吹来的潮湿气流很多都被这连绵的山地阻挡,降雨丰沛,这又使福建成为多水的地方。

  你看,几个大山脉是南北向的,主要的水系都是东西向的,把福建纵横分割的七零八碎,在农业时代,这种地形可是极为不利的。田都得这么种:

  这风景当然是非常壮观美丽了,可是对种田人来说得多付出多少辛苦?而且产量也远比不上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

  山水纵横的地形还带来一个影响,就是语言文化极为多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所谓“胡建话”,中国有七大类方言,福建就有其中五类,雍正皇帝苦于与福建沟通不畅,还曾在福建普遍设立“正音书院”,教读书人说官话,但最后也没什么效果。胡爸爸是在厦门上的大学,听福建山区的同学说,从他们村翻过几座山,那边的村子有些方言他们就听不懂了。

  大山把福建与外界隔绝,在中原饱经战乱的时代,这里倒成了移民的桃花源。中国古代人口由北向南迁移是总趋势,主要原因就是战乱,其中有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一是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紧接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导致“衣冠南渡”;第二次是唐朝的安史之乱;第三次是北宋亡于金,大量人口南迁。

  南迁人口过了长江,肯定是就近定居啊,江苏安徽的好地方很快都给占了,于是移民又往江西走,江西没地方了,再往福建、广东走。在今天的福建、广东、江西,有一个特殊族群——客家人,就是当年移民的后代。客家话也是中国七大方言分类之一。

  今天看新闻,从中东、北非前往欧洲的难民,非常可怜悲惨,但实际上能出来当难民的都是有知识有资产的人,真正的底层老百姓连当难民的能力也没有。当年的移民也是如此,一般南迁的都是有影响有能力的大家族,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一起迁徙,这才能保证一路上的安全。为什么叫“衣冠南渡”呢,衣冠是对文明、文化的代称,就是移民们带着中原核心区的传统文化来到了南方。因此南方的逐渐开发和移民的到来也是密不可分的。

  客家人留下的除了客家话,还有一个有名的标志性文化,现在已经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

  福建有很多这样的土楼,各有特色,是非常值得参观的景点。这种土楼就是古代移民聚族而居的产物。它规模很大,一个土楼能住几十家、上百人,环形的封闭结构、高大厚实的外墙壁,就像一个堡垒,确保家族的安全。

  福建本来就资源紧张,本地人还吃紧,外来移民再一涌入,更不得了。好在老天爷给福建留了一道漫长的海岸线,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福建有悠久的海外贸易传统。福州、泉州都是古代的良港,尤其是泉州,在唐朝就是四大口岸之一,在宋元时期更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宋元时期开辟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就是起点。

  生存空间的狭窄使人们把眼光投向了海外,从宋元直至近代,从中国东南沿海向东南亚的移民始终没有停息过,宋元明时期,主要是随着贸易船队或走私船队下南洋。到清朝战争之后,西方国家大量从中国招收“契约工人”,其实就是卖苦力,英语里有个单词“cooly”就是苦力的谐音,专门指当时来自印度、中国的苦力工人。大量苦力都是从福建出海的,最早的招工机构就设在厦门。

  目前,全球的华人华侨约有6000万,其中70%集中在东南亚,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等,这中间祖籍福建的又占了三分之一。闯出海外,站稳脚跟都是不容易的,更难得这些华侨对祖国始终抱有赤子之心,在近代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有他们的故事。

  孙中山领导的早期反清革命,主要经费都是各国华侨的捐赠。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的华侨更是给予中国极大的经济物资支持,据统计,当时军费的43%竟然都来自南洋华侨的捐助。当时曾有一个新闻,一个新加坡小女孩攒了很久的零用钱,想买一辆自行车(那时一辆自行车大概十几元钱),后来听到为中国抗日捐款的消息,就用这些钱买了很多面包,送到捐赠处,要送给中国的战士们吃,可是那么远的海路没法保鲜啊,于是捐赠处就搞了一个拍卖,在小姑娘的激励下,大家慷慨解囊买面包,有人甚至把积蓄都拿出来只买一个面包,结果筹到了几千元捐款(在那时可是一笔巨款)。这个消息被报道到英国,英国女王很感动,送给小姑娘一辆自行车,结果小姑娘又把自行车拍卖了,女王送的自行车加上小姑娘的事迹,又成了大新闻,小姑娘又筹到几千元,再次捐献出来。每当看到这样的故事,都情不自禁的为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凝聚力而感动。

  我的母校厦门大学,就是著名的福建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独立创建的,当时他的企业资产总共400万元,他捐出现金100万银元做开办费,之后在12年时间里分批捐出300万元,并在16年时间里,独立支撑厦大运营,直到政府接收。除了厦门大学,他还在家乡集美(今天厦门的一个区)开办了从小学到中学,到各种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体系,统称“集美学校”,在南洋他还开办好多中文学校。其实陈嘉庚并不是华侨企业家里最富的,他为了投资教育,基本上把自己的财产全拿出来了。在中华民族身处危亡之际,陈嘉庚先生以长远的眼光、以一人之力倾家为国家为民族办学校,这种精神当为每一个中华儿女铭记。

  山水纵横的福建,不乏一流美景,但人们提到福建旅游,脑海中浮现出的好像只有厦门。厦门当然有美丽的鼓浪屿、植物园、厦门大学(其实还应该去厦门的老街上走一走,流连于精美的骑楼,吃一碗街边小店的沙茶面),可是远不能代表整个福建。

  要说人文景观,有始自唐朝的重要港口——泉州,中国古代有个好处,就是几乎不限制各类宗教的发展,千年开放的经历,使泉州成为文明交汇的地方,不仅保留了宋元明清的大量建筑文物,还有很多富有异域色彩的地方,这里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还是联合国设立的“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福州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选择长乐县太平港作为停泊基地、物资采办地及开赴西洋的起点。明朝末年,这里是明唐王朱聿健建都称帝的地方,后来郑成功和清军在这里僵持了很长时间。战争之后,福州是最早开放通商的港口之一,洋务运动的时候,清政府在马尾设“福州船政局”,随后建立福建水师,可惜在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补充一下,福州的小吃是极多极好吃的!一般说到小吃大家都想到成都和西安,其实可以和这两个城市媲美的还多呢,福州就是一个。像什么鱼丸、肉燕、锅边、海蛎饼、面线糊、芋泥、光饼,等等,都非常好吃啊!不行了,咽口水了……

  自然风光更不用提了,武夷山、太姥山、戴云山,都是奇峰矗立、风光宜人,还有那九曲十八弯的溪水,福建有很多没有受到污染的山水环境,是陶冶身心的好去处。

  福建的铁观音是最有名的,采茶的季节到茶山观光,喝一盏当年的新茶也是有趣的经历。勤劳的漳平永福镇的茶农还创造了不一样的茶园景观:

  福建在一段时期里经济发展比较一般,这与它位于台海前沿有关系,在大陆台湾关系紧张的时代,武装冲突随时可能发生,国家很难在可能成为前线的地方搞大规模建设。在中国这种中央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没有国家的投入和政策,地方是很难发展的。但即使这样,福建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6年福建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全国各省市区第十,这是很难的,因为福建人口只有3000多万(北京就有2000多万人口)。如果算人均GDP的话,福建就厉害了,全国第三。所以福建的小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

  看看夜间灯光图,福建沿海一带的灯光还是很明亮的,与台湾隔海相望,并不逊色多少。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福建的环境保护一直不错,厦门福州都常年登上宜居城市的排行榜,这是福建一个很大的优势。向未来看,福建的发展未可限量。

  海西经济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简称,这个经济区的设立比较早了,但过去没有很实质的政策投入,近几年来,海西经济区正在发力,未来这里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福建的未来值得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6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