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延平区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旅游景区景点等详细介绍
福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是福建气候的显著特点。年平均气温15℃-22℃,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夏秋之交常受台风的影响,但总地来看,福建是一个全年都适宜旅游的地方。
在婴孩面前勿讲“猴”,据说那样会导致婴孩患“猴损症”,如须谈猴,应改说为“爬树”或“山人”。见婴孩体胖,不可当面称其“肥”,须夸“好看”,抱时亦不可言“重”。以“中指”指人,极为无礼。客至扫地,意为逐客,有辱于人。以六碗菜请客,最为不敬(清制,凡临死刑犯,官以六馔饷之,以示皇恩浩荡)。亲友喜庆宴席,勿打碎碗碟,新婚宴席尤为讳忌。媒人到家谈婚,不可奉茶,谓奉茶事难。产妇之房,未满月不可进。与人聚餐,筷子勿插在饭上,祭祀时才这样插筷子。儿童不戴两顶帽,忌长不高。屋中张伞,屋内易漏。
福建是一个语言复杂、民俗各异的地区,因而其文化艺术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到了福建,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各地流行的地方戏曲以及木偶戏。
高甲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它是一种以丑角为表演主体的戏曲,特点是轻松活泼、诙谐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梨园戏的名称源于唐玄宗教习梨园子弟的故事,它以流行于闽南的古乐种南曲为基本唱腔,淳朴刚劲、明快粗犷,“小梨园”则委婉缠绵。此外,福建的主要传统戏曲还有南音等等。
延平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西溪汇合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651-2652,东经11750- 11840。总面积2659.7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2006年)。城区等部分地区通行南平话(属北方官话方言岛),其他地区分别通行闽东、闽中、闽南、闽北和客家方言。 鹰厦、外福、横南铁路过境并设站,316、205国道于境内交会,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可通航,为省内水陆交通枢纽。茫荡山自然保护区设境内。名胜古迹有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九峰山、明建双塔。
区人民政府驻四鹤街道。邮编:353000代码:350702区号:0599
镇:来舟镇、樟湖镇、夏道镇、西芹镇、峡阳镇、大横镇、王台镇、太平镇、南山镇、塔前镇、茫荡镇、洋后镇、炉下镇
汉建安元年(196)析侯官县北乡置南平县,属会稽郡南部,晋太元四年(379)改延平县,属建安郡。南朝宋泰始间(465─471) 复名南平县。唐武德三年(620)改延平军,属建州,上元元年(674)延平军改为剑州。五代闽曾改延平镇、永平镇、龙津县、镡州;天德三年(945)复为延平军,旋改剑浦县,属剑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属南剑州,景炎元年(1276)右丞相文天祥于此设都督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属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复称南平县,属延平府。明清属延平府,民国初属建安道。1949年5月4日解放,属南平专区。1956年析县城等地设南平市,1958年裁县入市。1971年后属建阳地区、南平地区。1995年撤南平地区设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工业经济。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88.9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3.57亿元,增长2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8家,平均产值8345万元,比上年增加614万元;亿元以上企业26家,比上年增加3家。7个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4.3亿元,增长24.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6%,拉动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1.5个百分点。
农业经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22亿元,增长6.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家,新增5家。粮食播种面积18.18万公顷。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种养加工项目62项,完成投资7.06亿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73万公顷,有害生物预警站建设通过农业部审批;建立无公害果蔬基地2000公顷,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8个,7家企业获得“无公害生猪饲养基地”认证。
项目开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2亿元,增长31.7%。共实施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达161项,其中新开工89项,分别比上年增加45项和43项。5个省重点项目、11个市重点项目和83个列入市“四个一百”项目和31个区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67亿元、4.41亿元、20.60亿元、10.05亿元,完成年计划119.3%、142.2%、133.1%、56.6%。
商贸旅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4亿元,增长17.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7,低于全市平均涨幅。“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乡镇物流配送中心3家、农家店204家。销售商品房22.9万平方米,增长210.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3.06亿元、80.93亿元,增长2.94%、15.18%。旅游接待人数2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6亿元,分别增长12.77%、12.83%。
延平区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果,20012005年,全区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列入省级科技项目22项,其中星火计划项目7项。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2005年“双高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辖区内共有全日制学校322所,在校学生64246人,专任教师4332人,其中中小学校171所,在校学生52160人,专任教师3821人;幼儿园150所,在校学生11942人,专任教师501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100%、97.66%。
卫生事业取得新成就,城乡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2005年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个,床位2072床,卫生技术人员2036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14个、1542床、1467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业绩,人口增长连续多年保持低生育、低增长水平,2005年末辖区内户籍总户数13.78户,总人口48.7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67,比2000年下降2.85个千分点,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3.03%,城镇人口比重达到69.3%。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绿色腹地建设和节约型社会建设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73.6%。
“平安延平”建设成效显著,各种案件发案率、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社会事业整体良性推进。
西门岭安置小区竣工验收,新城中心一期住宅开盘售楼。新建小型水库2座16万立方米,完成30个村人饮工程。硬化农村公路147.4千米,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95.2%。完成王台至峡阳35千伏输变电线路改造。樟湖第二水厂完工,铺设炉下供水工程管道10千米。造福工程完成搬迁197户。完成5个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和33个村垃圾整治工程。
改革开放。确定了首批13个部门93个行政审批项目。11处小型水利设施完成管理体制改革。新批“三资”企业14家,新增出口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7031万美元,增长10%;山海协作项目注册资金5.31亿元,增长136.37%;外贸出口6055万美元,增长27.55%。第五届“618”项目成果对接119项,总投资9.21亿元,2个项目被评为全省“618”十大优秀转化项目。
生态建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23%。85家禁建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基本完成,太平南坪溪畜禽养殖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开始调试运行,炉下循环经济实验区第一期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完成4个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和62个村垃圾整治任务。防治森林病虫害0.17万公顷,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30.2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16万公顷。
2005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论总量还是质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消费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从居民收入看,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95元,首次突破万元,比2000年增长44.59%,年均增长7.65%;农民人均纯收入4447元,比2000年增长54.84%,年均增长9.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4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45倍缩小到2.27倍。从城镇单位职工收入看,2005年平均工资12839元,比2000年增长53.65%,年均增长8.97%。从消费支出看,200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分别为7380元和3238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5.76%和51.19%。从居住条件看,2005年城区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1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33.3%和11.5%。从消费结构看,2005年城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3%,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4.2%,分别比2000年下降1.21和5.35百分点。
溪源峡谷位于延平城郊西北部,总面积28平方千米,距市区5千米,于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区内分为十里画廊、萧公祈梦文化、孔雀山庄三大景区,景源主要以奇山怪石的山体景观,悬瀑飞泻的水体景观,奇藤古树的生物景观,云海升腾的气象景观和古桥庙宇、萧公圣迹的人文景观为主,是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交融共存的综合性风景区。
国台办2008年重点交流项目海峡两岸成功之旅暨郑成功晋封“延平王”350周年纪念活动在延平区隆重举行,该活动旨在通过游览郑成功军事指挥所旧址延寿楼、品尝“成功文化宴”、考察剑津中学(西山)郑成功都督御营旧址,参观“郑成功在延平”史迹展,游览延平郑成功足迹风光,举办郑成功文化研讨会、郑成功晋封“延平王”350周年纪念大会和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明确延平区作为“郑成功军旅生涯的起点”的定位,打造郑成功文化品牌,推进两岸交流与合作。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youji/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