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上饶系列之十二 虹桥上与文学基地

  距今1012年前,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一位叫欧阳修的名人,他的历史生涯,是从1007年8月1日开始至1072年9月22日止的。他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听名字就是个喜欢喝酒的人。

  他出生在吉州永丰,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永丰县,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便以“庐陵欧阳修”自居,曾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散文创作高度与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的成就,曾主修《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宋王朝到了仁宗时代,已有了不少积弊,譬如,冗官冗员开始显现,贫富差距开始拉大,社会矛盾逐渐突出。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呼吁改革,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改革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就是现在的上饶。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查了一下资料,欧阳修从未在上饶担过任何职务。

  在上个章节,我已经写了欧阳修与上饶籍状元刘辉的恩怨,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后人,会在若干年后迁徙到铅山葛仙山脚下,离刘辉的家乡沽溪村只有数十里地,这或许就是上天注定的巧合吧!

  八百年前,欧阳修后裔中的一支,看中了葛仙山下这一方山水,带着欧阳宗谱,从庐陵将本族迁徙至此,落地生根。开荒造田、焚烧石灰、引泉入渠,至今已繁衍生息了三十五代。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共有三座葛仙山,一是此处。二是湖北赤壁葛仙山,晋代葛洪曾于此修道羽化而得名。三是四川成都彭州葛仙山,东汉末年,葛永贵修道于白石山,后羽化,乡人遂改名葛仙山。

  铅山的葛仙山原来叫做云岗山,是武夷山支脉,晋代著名道士葛玄曾在此山炼丹传教,遂被后人称为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

  此山远望如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最高峰海拔1096.3米,突出于群山之上,清峻奇绝,群峰簇拥,是抒情揽胜的好地方。

  在写三清山章节时候,我曾提到过,葛洪是道家在三清山的开山鼻祖。而葛仙山的鼻祖,却是一个叫做葛玄的道士。别说,他们之间还线年出生,是今江苏丹阳句容镇人;而葛洪284年出生于句容。两人相差了整整120岁。资料上说,葛洪爷爷和葛玄是兄弟,所以葛洪应该算是葛玄的近亲重孙。

  看起来葛家实在与道士有缘,再算上成都葛仙山的葛永贵,不知到底是不是句容葛家血脉,这样一算,葛家就占了三座道家名山,再后来,道家名人中再无葛姓之人出现。

  铅山县一共有7个镇、10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河口镇、永平镇、石塘镇、鹅湖镇、湖坊镇、武夷山镇、汪二镇、陈坊乡、虹桥乡、新滩乡、葛仙山乡、稼轩乡、英将乡、紫溪乡、太源畲族乡、天柱山乡、篁碧畲族乡。

  葛仙山乡是离葛仙山最近的地方,它面积201.4k㎡,人口31226人。其实,葛仙山镇原来叫做万年乡,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末,距今已有1800多年。

  东汉顺帝时,张陵创道教,设24治,葛仙山乃治所在地,名葛贵治。三国时,诸葛亮屯军植桑境内。《华阳国志》上即有“官桑”,即今官仓村之名。唐时,九陇县设两镇,一名棚口,一名木头,木头镇即今万年场。

  万年之名,源于元末明初,当时建场在严家河北岸,长约里余,开场时取一老人“要干一万年”之语,遂名万年场,后毁于水。清嘉庆年间,建花园场于今花园村境内,后冷落而废。清同治三年,建场于今址,分上场、下场、中街、新街四段,鸭子河上桥名万善桥,严家河上桥名万年桥,均为风雨廊桥建筑结构,各街两头均有寨子门楼,在菜市坝寨子门上嵌有石匾,上书“古万年场”四字。

  解放前为万年乡,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万年乡名。1958年建万年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恢复乡。二00二年九月二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万年乡,建葛仙山镇,辖原万年乡所属行政区域,这就是葛仙山乡的来历。

  葛仙山乡辖杨村街社区,杨村、斜岭村、项源村、陈家坞村、大田村、长生村、中洲村、局里村、长岭村、高祭村、尤源村、港东村、茅排村、南湖村、南耕村、朱村、下际村、余源村、石涵村、管源村等20个村委会。

  列位,自欧阳修的第十六代后裔迁居到铅山后,便集中居住在虹桥上、欧家与相邻的陈家坞村。这三个村庄相邻,紧挨着葛仙山。这些欧阳修的后代们,借葛仙山之风水,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全融入到葛仙山的秀丽山水风光中了。

  查完历史我一直在想,葛仙山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后人世代聚集,这里究竟上演过多少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又留下了多少千古佳话呢?

  花开数朵,各表一支,本章节写的是虹桥上,其余各支暂且按下不表。这虹桥上,原名叫做洪桥上,因一条美丽的小溪从村边潺潺流过,溪上建有古桥,人称洪桥。亦因村庄建在溪边山坡上,所以得名洪桥上。

  在明崇祯间(1628年-1644年),朱姓先来此建村,后陈姓、欧阳姓陆续迁入。后来,这些村民在溪上建设了十座桥,拱若长虹,日月凌波。每一个来到的人皆是乐不思归,便改名叫做了“虹桥上村”。

  说来有趣,大家看我上面列举的资料,会发现铅山还有个同名乡,叫做“虹桥乡”。我原以为与虹桥上村肯定有些因缘,一个小自然村与一大乡同名,肯定是有些故事或者典故牵连。可竟然出乎我意料,两处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虹桥乡以前叫“沙溪”,清康熙年间,一场暴雨冲垮了河上的独木桥。待雨过天晴,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恰好落在原来桥址上,当地人便按彩虹位置建起了一座石拱桥,遂改名叫“虹桥”;而虹桥上村,是因为十座石桥化成的十个彩虹而异名,想起来皆是十分有诗意。

  虹桥上、欧家两个都是自然村,同属葛仙山乡,虽然居住在山前、山后,距离非常接近,但虹桥上属于陈家坞行政村;而欧家则属于长岭行政村。

  经打问村民方知道,两个村庄后共有座嵩山,传说当时嵩山与葛仙山是同等高度,因葛仙翁外出云游须经嵩山,嫌它太高不方便,便在嵩山顶上踩了一脚,从此,嵩山再没葛仙山高了。现在统计葛仙山海拨1096米,嵩山海拨488米。据说现在嵩山顶上,还留有一个大脚印,而且,山顶是平的。

  两个村庄,不管是血脉渊源,还是距离,都是连在一起的,1980年以前,一直同属长岭行政村,1983年以后,才将虹桥上划归陈家坞行政村。

  虽然归属不同,但村后的这座来龙山是分不开的,还有穿连起两个村庄的数百年小溪,发源于嵩山脚下的一座水库。在这里需要说明,此嵩山乃武夷山支脉,非河南少林之嵩山。山穿水连,紧紧拥抱在一起,成为两个村庄的共同资源、共同财富。最重要的,两个自然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是欧阳修的后裔,血脉凝结。

  我们是在小村刚苏醒的时候才去打扰它的,几声鸡啼打破了村庄的寂静,一只小狗摇着尾巴前来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几棵棕榈树高高站立在坡头,伸出的枝叶细细长长的,在风中沙沙作响,似乎是欢迎我们的掌声。炊烟袅袅,送来一阵江南饭菜的香味。我们抬起脚轻轻向村内走去,生怕惊动了这画卷深处的清秀。

  虹桥村不大,全村29户人家,据说以欧阳和朱姓为主。但愈是小村,愈能一眼让人看出它的精髓。村前的一片花园很招摇,山茶花、月季花、玉兰花争相绽放,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据说在春夏时节,村庄便会掩映在一片油菜花海中。

  秋末冬初,天气已经开始冷漠,生命的律动也开始空虚,但上饶的花季似乎不管这些,尽管时令已开始迁徙,但这些顽强的精灵依旧盛开着,空灵的呼吸着,让自己依然美丽。不管日子有没有皱褶,尽管自行其乐,那舒坦与自由的风采,仿佛使得周围空气都凝固了。

  花儿红紫黄白,鼓嘟嘟很是丰满,瓣瓣紧靠在一起,相依相偎,很是亲密。远远看去,一朵花就是一张笑脸,在晨光照耀下,花朵映出了一层光晕。

  它们像一群少女抱成一团,窃窃私语,那艳丽的、芳香的嘴唇,充满了过目难忘的诱惑。我似乎听到了花蕊心跳的律动,一阵风吹过,散发出令人沉醉的芳香。此时,被花朵簇拥着的小村,便成了缓缓打开的天堂。

  村中,一派整齐的小青瓦、坡屋顶、雕花窗、穿斗坊、白粉墙建筑,一幢幢“白墙黛瓦坡屋顶,飞檐翘角马头墙”的徽派民居,或依山就势,或临水而居,筑成一幅巧妙的江南水墨画。而且,每家院落皆用竹木扎成围墙,房前屋后栽种了桃、李、柚、橘、枣等果树。一片绿荫,一片生气,一种蓬勃,一种韵味。携着诗意与墨香走到这里,立即给我们一种愉悦的满足感,产生出不虚此行的新鲜感和神奇感。

  站在村头,无论从任何视角观察虹桥上,峻拔耸立的老树,还是布满苔藓的卵石古道,整齐划一的建筑,还是从幽深的小巷,抑或溪边那条绿草茵茵的石径,都会感觉到这个村庄的美好,抚摸着每根栏杆,仿佛能触摸到村庄兴奋的心律。

  一步一景,一步一诗,四处飘逸的清幽,迎面扑来的绿色,俯身皆拾的古意。古典而又精致、朴实而又浪漫、闲静而又勃然。虹桥上,这无穷的魅力诱惑,使我们不知不觉融入其窍,那种自然生成的静谧,宁静,安详,还有那让人感动的沧桑,将我们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

  一条清澈的小溪环绕着村庄,正面的水泥路经过的桥梁,是用石板搭就的,很是宽阔,信心满满地向村内蜿蜒而去,两侧各有一座单孔石桥。

  这条小溪开始便交代过,乃是发源于嵩山脚下的一座水库,小溪已有了上千年历史,再远了追溯,定是由嵩山山泉而生。至于溪名,百姓则习惯喊做虹溪,小溪很窄,像个渠道,弯弯曲曲围绕村落而去。

  小溪蜿蜒曲折,使村庄有了自己的灵魂。它清澈明净、波澜不惊、舒缓前行,从容不迫。这是小溪的基调,也是虹桥上的本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虹桥上孕育了无数后代,成为了一块充满灵性而极具魔力的土地。所以要说,虹桥上之美,美在山水,美在山水养育的生灵,这是一种让人恬然自得、气定神闲、从容淡定的美!

  有水必有桥,据说,过去小溪上有十座古桥,现在只剩下了两座,一左一右分布在主路两侧,一座叫做感恩桥,另一座叫福德桥。但我觉得虹桥这个名字,最能体现村庄的灵气,虽然不够大,也就数米长。虽然不够伟岸,也就几米宽,但是古意森森,甚有气象。

  这条清澈的小溪,从虹桥上的古居前悠悠流过,紧贴着错落有致的老宅,紧贴着六角感恩亭,紧贴着沧桑的古桥,紧贴着苍翠欲滴的来龙山而穿流。

  驻桥而望,村庄静得像一个青涩的村姑,一缕缕水汽从小溪中袅袅升腾,笼罩在一片薄纱里,村落的秀美露出了嫣然一笑。仿如一幅画卷,有静、有动、有平和、有急越,美不胜收。

  说这两座虹桥沧桑,是说它们在记忆上,生出一年又一年的枯草,将年代腐朽成了一根根垂藤,爬满了桥面,而那块块瘦骨嶙峋的石头,已被历史熏染成乌黑的样貌,那单薄的身躯,似在秋风中簌簌发抖。顽强佝偻着拱起了腰身,静卧在溪流之上,一年又一年。

  桥下生了一片水葫芦,那是种发疯生长的植物,很快占据了这方乐土,它们张开双臂,由着性子舒展全身的筋脉,然后,手拉着手开始睡觉,而且,将越来越多的子孙后代覆盖在身上,结成网,织做墙,无拘束的做着自己的梦,管他清风,管他明月,只是自在的活着。

  右边的感恩桥还好,虽然爬满了长枝藤条,但两岸成荫,水清如镜,岸边有阶梯下到亲水的石板,使我想了当年朝朝暮暮的捣衣声。一颗千年古树,在岸边探出头来,默默的看着自己的倒影,回忆起历史的沧桑,任凭潺潺溪水从脚下慢慢流过,只细听着一首山歌沿着小溪传来,缓缓起伏着,传到河的尽头,最后藏进那座高高耸起的来龙山腹中。

  岸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潺潺的流水声与竹林间雀跃的小鸟,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竹林山水画。竹林牵着我的目光,轻轻舒展到天边。清透亮丽的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出晶莹的光芒,而溪中的倒影与绿色涟漪,如星星,又仿佛是天籁,顺着竹影,慢慢渗入水内,滋润着灵魂,荡涤着我此时此刻的心情,随着这竹影的暗许,意犹未尽,脉脉含情……

  左边的福德桥,则显得苍老了许多,主要是碧绿摧残了自己的生命。它们时刻纠缠着岁月,似乎是为了护驾,从此让阳光不再光顾这沧桑的身躯。只可惜,我不大懂得这绿与生命的内涵,尽管如此,我还是对这份执拗投以敬意。我想,其实,它们都在守候,都在等待自己心的收获,它们之间,就如欧阳修一气呵成的诗篇,就如百岁老人荡气回肠的倾诉,尽管是一种伤害,但也是为了簇成虹桥上的风景。

  在一边,有个“乡愁园”恰好诠释了这种心情,其实,每个人对乡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注脚,因为这是乡土文化的基本因子。尤其对于出生在乡村的人而言,乡愁就是老宅、古树、潺潺的小溪。乡愁就是自己儿时的记忆,也是魂牵梦萦的成长符号,乡愁很难忘记,因为它流淌在血脉里。

  虹桥上的“乡愁园”中,最注目的是那个老水车了,与北方的水车不同,它是圆的,模样像个风车。一年四季不紧不慢地汲水而转,似乎在回忆那远去的年代。身上沉淀了一层青苔,像一位耋耄老者历经风霜。

  随着水车转动,晶莹的水花在空中撒落,溅在脸上散发一股浓浓的土腥味。其实,老水车就是乡愁的岁月,在一圈圈的转动中,带走了虹桥上的时光,

  还有石磨,在民间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是厚重坚实的代表,也是辟邪镇宅的象征之一,而它只是个摆设,没有转动,没有呼吸,它谙哑了声音,只露出沉默的骨头,在背影陪伴下虚度着时光。

  还有一些石桌、石凳、石水缸、石马槽,枕着岁月的风霜,将年轮浮雕在每一条纹理上,融入到自然的氛围中,它们对岁月的每一次回眸,都是对乡愁无声的祭奠。乡愁如烟,引起人们对自己故乡的怀念。

  一个村庄的韵味,是通过漫长的积累沉淀,才会有如此淳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也不是任何一个乡村都能如此,只有虹桥上这样美丽的村落,才能有如此深情的诗情,才会有这般浓重的画意。

  据说,虹桥上最浪漫的时光,是一袭带着山花清香的晚风,它们习惯痴迷吹拂在乡村的晚色。而夜色是最先从小溪弥漫开去,华灯初上,映照的恰似琼楼玉宇,水雾缭绕、绕岸灯辉、游人如织,恍若瑶池盛会。日复一日演绎着“灯光夜夜多如月”的小夜曲,虹桥上的夜随着人流攒动,跟着溪水荡漾。灯光里,乡村的浪漫暗香浮动,虹桥上的故事清流潺湲,宛若一缸醇香馥郁的老酒。

  铅山的每个村落都有一个小庙,虹桥上也不例外,小庙构筑在一座台阶上,也是古驿道的路边,鹅卵石亲热地用特有花纹将神圣环抱。其建筑风格大同小异,马头墙,灰瓦白墙,歇山顶。不同的是,里面分为两个隔间,一侧供奉的是“三圣公”;另一侧供奉的是“妈公神”。大概是想多请点神明,来庇护虹桥上村的意思吧。

  小庙中没有石碑,只是用红纸贴了两个神位,和两张刚画的符箓,看起来翰墨凛凛。下面香炉里飘着袅袅的青烟,还有燃放过鞭炮的碎皮,让人感到有了人气。

  小庙虽然没有门,但依旧能遮风避雨,虹桥上人很聪明,在小庙一角,摆放了四排饮料、牛奶类的饮品,箱子很规整,看起来是正规厂家出产的。在神仙面前都敢做买卖,颇有点改天换地的雄心与胆魄,这让我很是佩服。

  庙外,也有一棵老樟树。枝干粗壮、树冠宽阔、枝叶茂密,像一把遮天蔽日的巨伞,撑起了一片天空。这棵树看上去虬劲沧桑,应该有好几百年了,盘根错节、好多在外。树干很大,差不多要两、三人才能合抱。老樟树善解人意,随着清风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一位老人的慈祥笑声。

  在村中漫步,时不时会看到许多古树,它们龙蟠虬结,带着老辈人的印痕,传钵着前人的血脉,陪伴着子孙后代,顽强生存着。最引人关注的,是坡上的一棵樟树和一棵苦槠,相距不足五米,树高20多米,树围超过3米。它们共享着蓝天,同沐风雨,根叶交错,千年相守,被世人称为“情侣树”。依山而立的两棵古树下,扎根成一个高高的圆形平台,几条休闲座椅陈列,嗯,这里是谈情说爱的绝好去处。

  一条没有名字的鹅卵石古驿道,悄悄伸过村庄,穿联起这绝美的景致。背后依偎着的来龙山是褐红色的,带着土壤蔓延进农家。而村落,却是绕过这青山横亘,以一个曲折悠悠环行。先是穿过两边的板栗园,再通过凤嘴山森林公园,然后,沿着山上的游步道、山边的水渠、伴着山下八百米葡萄架拉成的手臂。将虹桥上和欧家秀美乡村紧紧相连在了一起……

  葛仙山乡人大主席叶福春陪我们参观村落,这是一位“奔五”年龄、充满了学者气息的领导,他很博学,在路上跟我介绍情况说:“目前,葛仙山乡村民自发集资总额已达560余万元,其中,虹桥上29户村民自愿筹集100余万元。全村房屋按赣东北标准完成了改建,村内道路已硬化,停车场已建成,水渠扶畔140余米完成绿化,村口与葛仙山大道已经完成连接。”

  问及与三清媚合作关系时,他告诉我:“我们通过三清媚文学社平台,邀请了全国知名作家到虹桥上写作创作,想逐步把虹桥上建设成为创作小镇。并增加硬件建设,通过宅改收宅,进行修缮打造欧阳修文学馆,同时也作为了创作营,将其融入文化元素,彰显秀美乡村生命力,打造成乡村文化旅游景点。”

  他指着前面一所正在建设中的建筑说:“我们现在要去参观的地方,是新建设的800平米的民宿区点,也是铅山县首个“新文化讲习所。”

  抬头一看,在青山环抱里,伫立着一所醒目的建筑。灰瓦白墙散发着新刷的阳刚,没有一点点污浊。高墙大院,足有四米上下。起半米砖基,一色清水。磨砖作镜,勾缝点浆,竟是十分细腻。墙头的新瓦一字排列,如同翩翩南来的雁群。六面高窗平分左右,乌框菱角,正中本色雕镂,圆方交错,花纹粗看互织,细看则条理分明,各成花瓣。

  门立中央,高墙半米形成歇山顶。两扇原木大门轻涂油漆,并未着色,显示出古香古色的本韵。额正中,悬一黑底金字牌匾,上写着“新时代讲习所”四个大字。由于六字分做两组,读起来有了感觉,“新时代”乃趋新描述,而“讲习所”乃是旧称。言简意赅,取其新旧对比,承上启下意蕴,而且有对仗工稳之趣,感觉独具匠心、妙不可言。

  走进门来,乃是南方古式木瓦结构的四合院,十分精致,正房乃二层小楼,两侧厢房为一层。灰瓦白墙,高低错落形成流水反差,新涂刷的建筑分外醒目,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

  门窗的雕镂甚有特色,是建筑中最重要的感官视点,隔扇门,格心、裙板、抹头,精雕细镂、巧夺天工,浮雕和镂孔有机结合,用钢丝锯条搜割空洞,其刀法纯朴圆润、结构虚实相生,让人一看便有了诗情画意的感觉。

  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崇尚自然”,“四时之景不同,而乐意无穷也”,这是一种境界。中国画是讲写意的,赣派建筑在理念上也是这样,宅院采用了线的各种处理技法,于变化中求统一,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造型,这是赣派建筑的特点。

  院落与周围的山色,串起一条线性空间,然后用写意的方式,来提取传统建筑元素,从每个角度看则产生出不同的心境。这所凝结着江西人智慧的建筑,向我们展示着那种质朴、简洁、憨实的美。在楼上楼下仔细的观摩,让我的一颗痴迷之心流连忘返。

  屋后,是一片山坡,长满了松树,茂密的树林把整个山峰包裹其中,绿色溢满了山沟,缀满了山坡,一直绵延到天边。随风乍起而浮动,就像海中的波涛一般。还有那秋黄如簪花戴在头上,让峰峦多了层次感。

  近处上坡上,种了许多柚子树,它们看起来很是单薄,虽然枝条繁茂,树冠披霞,似享亭伞盖,但树龄尚短,多是拇指粗细,最高的细枝攀到三人上下,最低的方越过头顶,树干是灰褐色的,弯弯曲曲,像一条条小蛇在爬行。叶子小半像是心形,大半为椭圆状,形状不一,纵横交错。

  我问叶福春主席:“这片柚林有多大啊?”他回答我:“这是虹桥上村种植的百亩马家柚。”

  我问他:“马家柚是什么品种?只听说柚最佳者曰文旦,莫非是此品种的别名吗?”

  他笑了笑对我说:“你说的那品种,古代叫‘朱栾’,后来叫‘文旦’。听起来像唱戏的花旦一样,但它的特点在“清寒”上,像隐士一样,属于自甘淡泊的那种。这马家柚可比它有名气,它出产在我们上饶广丰区大南镇马家自然村,所以全名叫‘广丰马家柚’。1991年,从母树上采摘了18颗果实,参加江西省柚类资源普查总结及柚子鉴评会,一举夺得“江西省酸柚类第一名”。

  叶主席清了一下嗓子,便给我们讲起了“马家柚”的故事:“相传明成化年间,沿海倭患初起,一马姓始祖为避战祸,举族从福建内迁,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辗转到广丰,见当地山清水秀,遂定居下来,逐渐繁衍成村落。定居大南后,80岁的老母因水土不服而生疾患,咳血不止,多方延医就诊不见好转。马始祖心急如焚,听说当地有个宋代的西山寺,佛祖非常灵验,于是,摸黑走了十几里的山路,赶到寺中,他对佛像哭诉了迁居跋涉之艰,老母养育儿女之难,如今老母患病,他甘愿身替。祷告完毕,走出寺外,见站着一位老僧,身背条大布袋,老僧开口道:“施主面带愁容,可是有何难事?”马始祖见其慈眉善目,于是将实情相告。老僧听罢,从身背的布袋中取出两个柚子,递给他说:“贫僧这里有两枚佳果,有止咳提神、健脾明目之效,对令堂或有益处。”马始祖谢过后接过柚子,回到家中。将柚子破开,只见柚瓤通红,但觉满室清香。老母食后,霍然而愈。马始祖大喜过望,又赶回西山寺,可问遍寺中僧众,并无如他所述的老僧。后人传说,老僧实为弥勒化身,感马始祖之孝心,从瑶池中携两枚仙果度之。马始祖回到家中后,为老僧立像,四时祭祀,并将老僧所赠柚子之籽种下,精心培育,数年之后,遂有闻名乡里之红心柚品种。转眼到明正德年间,太傅夏尚朴告老还乡。一天游历到此,马家已传至三世祖。夏大傅素以教化治民、官声卓著为天下百姓所敬仰。出于敬意,马氏族人具鸡黍相邀,并以自种之红心柚招待。夏太傅食后,感觉颊齿生香、神清气爽,问是何佳果?马氏族人告之乃本地特产红心柚,并以此果来历相告。夏太傅不料本邑竟有此绝品,沉吟片刻,曰:“此果乃本地山川地气精华之集萃,‘红心柚’仅以其形色命名之,不足以彰显其特,我意以其产地名之曰‘马家柚’,方显其珍。”从此,大南所产的红心柚,即以“马家柚”名字闻名四方。”

  故事把大家都讲呆了,纷纷向叶主席提问,诸如:“栽种在别处还是这个味道吗?”、“马家有知识产权,允许别人栽种吗?”、“一棵树上结多少果子啊?”

  他细细给我讲解了起来:“经鉴定,马家柚一是单糖含量多,蔗糖含量低,使其本身虽然糖含量低,却果味清香。低糖低酸,可溶性固形物在10左右,可滴定酸在0.9左右。二是汁多水足,出汁率高达52.7%,甚至高于用于果汁加工的品种。三是营养丰富。果肉红色,富含番茄红素23.5微克/gFW;富含17种不同的氨基酸和铁、铜、锌等微量元素。治病不治病的,可能是附带作用吧。”

  我这才看到跟着毛会长的戴戴秘书长,怀里抱着的两个足球般的黄色果子,其形大美,恍若瑶池之遗宝。

  叶福春主席打开柚子的姿势很帅,拿出小刀,在果腰间环切一圈,柚皮很薄,破皮而不伤里面的果芯,将手指并拢从切口插入,分开外皮与果芯,这样,外皮和果芯都是完整的。果芯瓣真大。再剥去瓣上的薄皮,看到其肉浅红,可比胭脂细腻,紧实且晶莹剔透,磬香入鼻,着实让人垂涎。

  大家围拢上来,每个人皆抓得一瓣。说实话,我对柚子不甚感冒,在家中从未吃的一片,是嫌那滋味酸涩枯韧,有许多耐啃的筋络。但毛会长递过一瓣,不好意思推却,只好放到嘴中咀嚼。一触之下只觉入口鲜嫩无比,脆爽微酸,其味润口,令颊齿生津,甜爽回味,悠甘绵长,真乃柚中之王者。

  大家更是赞不绝口,纷道从未吃过如此美味。有的当场向毛会长询问价格。毛会长笑着对大家说:“眼前的这百亩柚林,乡里已经交给咱们三清媚托管了,明年这个时候,就会有无数个柚宝宝诞生。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签单认养一棵,我保证明年把柚宝宝寄到你的家中去。不过,有个条件,首先要为你的宝宝做首诗,我们做个牌子,陪着她长大。“

  于是,大家纷纷填表,写诗,乱作一团。我呢,精心选了一棵小树,很是坚实,因为我喜欢内涵丰厚之人,赠给它的诗是:

  说来可笑,人有了挂念,就再也放不下这颗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老是在想,我的柚宝宝现在怎么样了?在回去的火车上,我彻夜难眠,仿佛是告别了难忘的亲人。于是,我又写下了以下的几行诗:

  同坐的赵志勇看到了,笑我说:“别人都把这小柚叫做女儿,你却喊成儿子,不想要柚宝宝了啊?”

  我说:“我家两个姑娘,就缺个儿子,有没有宝宝没有关系,我只是把一颗心放它身上了。”

  一路蜿蜒慢行,来龙山上一片葱茏,但是,绿中泛着苍黄,我知道,地下有很多的落叶,这个世界正在啜饮着清秋。我想:虹桥上的秋天,大概就是从这些落叶开始的吧。

  走上一弯绿坡,在古树与竹林中穿过,仿佛穿越了虹桥上的无数岁月,被一片秋声沦陷,来龙山云雾缭绕,鳞次栉比的民居静寂萧立。

  叶主席指着坡上一所民居对我说:“六一居”到了。此处地处山腰,一条古驿道过门不入,沿围墙往后山蜿蜒而去。叶主席对我讲起了它的来历:“这所房子原来是本村名士欧阳德华家的老宅。他搬到新楼后,房子一直空着。葛仙山乡党委书记江文在新农村建设中,想到这里地势幽静,生态环境秀丽,而且有着欧阳修血脉做支撑,空闲着有点可惜,便联系三清媚文学会在这里修建了文学基地,将老房子粉刷、改造、装修三个月后,“六一草堂”初步建成。

  我读过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那是他六十四岁时,初谪滁山,也就是现在安徽滁州时所著的文章。过去读时,感觉它已有五柳之心,乃是篇萌生退志之作。“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文中又道:“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历史给欧阳修定位有三点:1、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堪称千古伯乐。比如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还有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2、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文风和诗风,并取得了显著成绩。3、淡视名利,无欲则刚,其目的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但他不是“守常”而是“图新”。但在“六一居士传”上,已能读出有颓废之音了,读全篇文章,可以从刚强汉子的风骨中,看到他精神状态的另一面。

  低矮的篱笆墙,清净的小院落,蓬门很简陋,两根粗糙的圆木支撑起一个两坡木蓬顶,门额正中悬一黑底金字牌匾,上写着六个大字“六一草堂”,颇有江南唐宋农舍之风,正如宋朝诗人缪鉴所写“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长方形的小院,两块草坪对角铺成了意趣,中间用青砖砌成小径弯曲着通向草堂。左右两侧种满了花树,虽时令已过,仍可看到点点残红。院门右侧专门辟出一方园地,有桌椅可读书,有篱景可采撷,有花草可赏阅,有秋千可休闲。

  正面一排是四间房屋,赣派特有的歇山顶,老瓦含霜,昭示着自己曾经度过的岁月,房子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木屋,前檐探出约一米,柱础结实,挺稳了顶梁柱,利用纵横向的构件,如檩条、檐口梁进行拉接,形成一个空间结构,悬吊着许多红灯笼,像一把把燃烧的火焰。

  门窗皆雕镂了美丽的花纹,将中国画的装饰性借鉴到古民居建筑中来,既显示了传统性,又体现了时代感和现代性。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格,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檐下正门处悬挂着一副山水画,晕染的山水真个十分巧妙,云雾笼峰顶,潺湲涌涧中。峨峨石,翠盖松。崎岖岭道,突兀玲珑。削壁悬崖峻,藤萝草木秾。千岩竞秀如排戟,万壑争流远浪洪。墙的两侧,还依次挂满了欧阳修的各种资料。

  主房延伸至右侧,起一小房,白灰涂墙,上面留有挥毫墨字,乃是欧阳修著名的《醉翁亭记》。正门两侧,各悬挂一黑底金字木牌,左边是“六一居文学馆”;右侧是“三清媚女子文学创作营”。人从雕花下走过,顿时产生出一种肃穆正冠的冲动。

  廊间行走间,觉得脚下石头上有字,便俯下身来仔细查看,原来是欧阳家族于咸丰五年十一月(1860年)为欧阳德华立的一块石碑,立碑人有全旺、喜福等,大部分仍旧清晰如初。

  随意举步,便可发现距今158年的遗迹,可见有多么惊人,说明此地尚有许多文化基因需要人去发掘,这些古迹不能仅仅作为铺路石遗弃,我随即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毛会长。

  进得门来观看,正厅摆着桌椅,对门的墙壁正中,挂着“六一堂”的黑底金字牌匾,下面是欧阳修画像,两侧是关于“六一居士”的介绍。两侧墙壁上乃欧阳修名弟子的介绍。

  左侧厢房是书房,五把古香古色的椅子围拢着一个椭圆小桌,书橱里摆放着许多书籍,散发着一脉书香之气,是个文雅之所。右侧厢房里,两张长方古朴长桌相对,周围簇四面长条板凳,桌凳面上花纹乃是自然生成,让我想起了北方的老式家具,不着颜色,抛光纹理,上几层桐油,倒显得深邃博古,深受前辈的喜爱。在此处见到这样的家具,竟有了几分熟悉之感。

  右边墙上,似剪花般摆放着三清媚历年活动的照片,其中有不少河北作家是我相熟之人,见其殷殷笑容,便知他们当年在这里汲取了深厚营养,笑的那么开心、自然,他们都带着一种期羡的目光。

  左侧墙上,用美工布置了一幅幅蓝图,将三清媚成长的过程细细勾勒了出来,尤其是“十年磨一剑,三清多妩媚”介绍让我感动,可见她们在十年发展中经受了多少艰难,但三清媚人挺直了腰赶,在毛会长带领下一步一个台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把《三清媚》文学女子由1067名发展为10067名,培养万明文学女子为大美上饶讴歌,书写上饶美丽篇章。

  我想,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遥远,且已经有了前期的艰辛奠基,比如,《三清媚》已经成为了上饶知名杂志。百年悠远,但奠基坚实。而三清媚的文学创作基地,已经布满了上饶山水,各县乡村。这些播下的种子,到了收获季节,定是硕果累累,一脉金秋。

  兴之所至,大家纷纭到院中,一起高声合颂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来,此篇文章,乃是千古名作,欧阳修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在文章里并感染着我们,如田园诗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

  《醉翁亭记》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亭;第二部分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他深入描写了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景色,以及自己与滁人的游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闲自适的情调,并显示了治理滁州的政绩。

  读着,感觉格外琅琅上口、娓娓动听,尤其感觉内中的25个“而”字串联全篇,使文章舒缓从容起来;把“山水之乐得之心”闲情雅致,一点点读了出来;把那种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朗读到了深邃。语气轻重分明,读声抑扬顿挫,使人深深感到了那种韵律美。

  这样看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此时,在“六一草堂”读颂《醉翁亭记》,更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我们浮躁的心沉了下来,归于山林,归于本真,归于到了深邃的文字佳境中…….

  午餐很是丰盛,是毛会长主厨,与村里大妈亲自做的铅山名吃,单独列为一个章节,乃是此顿饭让我终生难忘,即便现在回味,依感到唇齿生香。

  一桌美食,几乎全是稻米做成,全是上饶的“馃”类名吃,有的蒸,有得煎炸,有的裹馅,有的加糖,皆是用大米磨成浆做成。一口咬下去散发着米浆清气,又有一些荤素的香甜,还包含着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当然,最重要的,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据上饶民俗,粿是当地离不开的食物。比如,堪称绿色食品的清明粿,山肴野蔌,杂然前陈的立夏粿,金杯玉盏,回味无穷的灯盏粿,贵客临门,不可或缺的麻滋粿,清香扑鼻,长盛不衰的油榨粿……

  而且,上饶人把吃“馃”当成了节令习俗,只要吃某种“馃”,就知道已经到了什么农时了。准确的与“24节令”无异。比如,春节吃肉圆粿与吊浆粿、清明吃清明粿、立夏吃饭麸粿、中秋吃灰碱粿、立冬吃麻糍粿。带有浓郁上饶风味的米粿,是伴着信江水长大的人们最平常的饮食习惯。

  饭麸粿、又称饭夫果或饭糊果,用籼米磨碎后用水调和,再搓捏成一个个形似汤圆的东西,放上豆芽、香菇、目鱼、葱花、姜末等佐料烹煮熟,软和爽口,别具风味,食之回味无穷。

  灰碱粿、又叫“灰汁粿”、“灰煎粿”、“灰坚粿”及“千层糕”。用大米、糯米掺合一起磨成浆,沉淀后用草木灰过滤,再放进饭甑里蒸熟。上饶民间的“灰碱粿”,在七月十五日晚上用来祭祀祖先。

  肉圆粿、用上等番薯粉和瘦肉、芋头、荸荠、香菇、藕丁、墨鱼等配料制作的一种小吃。刚出笼的肉圆果柔软嫩滑,口感特好。待铺开冷却后,还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在上饶算得上是比较贵重的食品,肉圆果寓意“团团圆圆”,过去人们只在正月接待客人做汤、炒菜或单独蒸热吃。现在,自家随时可做。

  灯盏粿、是用大米磨成米浆,混合萝卜丝,黄豆芽,新鲜猪肉,香菇等精制而成的一种小吃,具有鲜、香、辣的特点。一个个小灯盏,盛满各种小菜,寓意“灯盏”的光辉,照亮人们丰衣足食之路,是铅山最具有特色的小吃。

  弋阳年糕、又名弋阳大禾米粿,以弋阳大禾、谷米为原料,采用“三蒸两百锤”的独特工艺,具有洁白如霜、透明似玉、油质发亮、柔软爽滑、不黏不腻的特点,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消脂去肥、养生健体。被称为“年糕之尊”。

  麻滋粿、以糯米蒸熟,精炼为软韧适宜的麻滋(即麻滋坯),然后捻成一个个小麻滋,拌以麻(炒熟后碾碎)、糖、花生面等配料,以筷子或铁叉夹着食用。也有的是以麻滋做成圆坯子,再劈开添加炸香(用薄面条炸油而成)、麻糖等为馅,最后封口拧成芒果状。

  韭菜粿、“春节”和“冬至日”祭祀先人用的小吃。先做“粿皮”,以米粉加水,用慢火在锅里搅拌成团状,捞出来加冷水揉,搓成圆团,压成饼状,再将“菜粿皮”拉大变薄,加进韭菜馅,包成包子状蒸熟即可。

  糯米煎饼、一款家常美味主食,也可当早餐、午后点心。加上肉馅,煎烤过后,外脆里嫰,口感甚佳。

  夹子粿、外形与北方的饺子相似,但个头较大,将“粿皮”揉成圆条状,再搓成鸡蛋大小,捏成凹状加入馅,最后蒸熟,香气十足,软糯可口,每家做粿的料都不同,口感各异。

  清明粿、俗称“青蓬粿”,用青蓬草汁拌进糯米粉、再裹进肉、香菇、豆芽、墨鱼、春笋、干辣椒等材料,捏成饺子状,蒸熟后皮是绿绿的,松软的,带有一种清淡的青蓬草香气,香糯可口。

  油炸粿、将稻米粉作成粿皮,以韭菜、豆芽、虾仁、香菇、胡萝卜和猪肉丁等为馅,放入热油锅中炸,变成金黄色即可吃。

  立夏粿、又称立夏粿,是在立夏节吃的一种粿子。用米蒸熟后搓成小团,与豆芽、豆干、虾皮、豌豆、等煮成“羹”。当地俗谚说:“吃了立夏粿”,不怕大雨如注(敢于冒雨干活)。是铅山人常吃的一种特色小吃。

  荞麦粿、“荞麦粿,三灶火”,是上饶民间流行的谚语,意为煮荞麦粿,或蒸荞麦夹,不像其他面粿需要较长时间,荞麦粿(夹)只要添很少的柴火则熟。旧时的上饶,穷人冬天穿得衣衫单薄,而吃了荞麦粿便能御寒饱肚。如今,上饶人的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荞麦粿。

  夏羹粿、七月流火,江南稻花飘香。每当开镰之际,铅山都要做“夏羹粿”,这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吃了“夏羹粿”脚骨硬,有力气“双抢”。选用新米做原料,淘洗浸泡后磨成浆,加少许石灰,煮沸搅拌成羹,再搓成弹珠丸子。把黄豆芽、豌豆、鲜肉、虾米等佐料切细,用熟猪油炒熟起锅。倒入锅内煮沸,倒入炒熟的佐料,用水淀粉勾芡,再撒入辣椒,香葱即可。

  吊浆粿、也就是北方人吃的汤圆。而上饶人习惯,正月初一早餐吃长寿面,寓意福寿绵长;正月初二早餐吃年糕,祈福新年行走好运,步步高升;正月初三早餐则要吃吊浆粿,祝愿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在元宵节的晚上,上饶人家家户户都会吃甜吊浆粿,俗称“吃元宵”。

  哇,五颜六色的粿,摆满了近六米的长桌。黄似金、白如玉、碧若翡翠。美味与形色兼顾,正是国人的饮食哲学。而我们,则碰上了这难得的机会,所以,从这头转到那头,围拢着桌子,任意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粿来品尝。

  此时,这些小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超越了食物的定义,而是一种上饶人保存岁月的生活和记忆,并且让人沾唇即难以忘怀。这些美味,刺激着味蕾,迷惑着我们的神经,给我们带来的那种幸福是无法形容的。这些味道,和上饶风俗的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混合在了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如果只知道“食”,那么美食传递的,仅仅一种滋味而已。这种民俗的智慧。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美食,说明人类在改变自然的同时,自然也改变了人类,在食物中留下了足迹。

  就这样,大家都没有经受住美味的诱引,丢却了矜持,一哄而上。手持碗筷,纷纷品尝起自己喜欢的美食。让自己变成了美食品尝家,变成了客在铅山的一个老饕。事后想起来,当时都有些失态,但都感觉很值……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9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