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奠基在茅坪在象山庵设置后方留守处
在建立红军医院的同时,工农革命军还在茅坪建立了一个后方留守处。留守处设在茅坪的象山庵。留守处主任是原工农革命军第一 师的副师长余贲民。
何长工在《秋收起义和引兵井冈山》中说:“在古城会议上,…… 决定要在茅坪设立一个后方,把卫生队放在那里,要安下家来。…… 第二天我与曹嵘带100多伤兵来到茅坪,把他们安置在攀龙书 院。这是我军第一个后方留守处。”
罗荣桓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 时期》中说:“南进到宁冈古城后,召集了古城会议……由于地方党组织的帮助,还建立了一个后方。”
1971年4月19日宁冈县 老革命干部座谈会认定:“茅坪的红军医院是部队一来茅坪就办的, 那个地方原先叫攀龙书院。红军留守处设在象山庵。”
当年在三十二 团当理发员,曾给、朱德、陈毅、余贲民等理过发的茅坪老苏干朱洪炳,于1976年7月2日在茅坪象山庵旧址回忆座谈会上说:“象山庵除了红军的教导人员住在那里外,还设立了一个留守处、干部医疗所,还驻扎了一个机炮连。留守处的负责人是余贲民。”
可见,在象山庵设立留守处是确定无疑的。留守处负责统管军官队、卫生队、辎重队、机炮连等后勤单位。据当年桃寮被服厂的工人刘应龙等老回忆,1927年11月底在桃寮创办了红军被服厂,负责 人也是余贲民。这就证明留守处包揽了部队的所有后勤摊子。这样, 让副师长、前委委员,而且连都称“贲老”的余贲民来挑这副重 担子,当“后勤部长”,是为合乎情理的安排。
在当时极为险恶的环境之中,700多人的队伍,若找不到一个落脚点,设置留守处,把“包袱”放下,部队怎么可能轻装出击,去开拓新的局面呢?
对此,当年宁冈东南特区团委书记苏兰春说过一席话,很值得回 味。他说:“有一天,我问袁文才团长,会见时说了些什么?袁文才告诉我说:毛委员讲,听说八一部队会下广东,他准备去韶关,找贺龙、叶挺的部队,留下的部队就交给我带。我问他留下的是些什么人?他讲有连长、营长还有师长。袁文才说,这么多大人物,我一个初中生能带得 下去?于是决意推辞,口里却说:你们既然来了,就有福同享,有难同 当,伤员和部队的粮油我管,但钱宁冈有限,还需要到酃县、茶陵、遂川 一带去打土豪。毛委员听得袁文才这样讲,就高兴地留下伤病员和留守机关,然后带领部队准备去湘南。
后方留守处的设置,使初来乍到、鞍马劳顿的工农革命军放下了 “担子”,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对于部队轻装上阵,开始沿湘赣边界出 击,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副师长的余贲民负责这摊工作,也是功不 可没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