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一直居世界画论之先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因为艺术模仿自然……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达·芬奇说画家:“首先应当将镜子拜为老师,在许多场合下平面上反映的图像和绘画极相似……镜子和画幅以同样的方式表现被光与影包围的物体。”(《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8页)传统的西方画家和理论家几乎都认为,绘画要惟妙惟肖酷似物象,完全模仿模特。总之,绘画唯一标准就是像,就是完全酷似所画的对象。所以,传统西方绘画也都是像,和模特完全相同,和物象完全相同,像镜子照的物象一样。他们的理论和绘画是一致的。至于画家的情感、个性、激情则不在论述之列。画家只有观察研究所画物象并表现出来的权力。头脑中想象的东西不能画,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也不能画,画得不像更不行。
中国画论则不然。六朝时期,姚最提出“心师造化”,唐代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心中的造化。所谓“造化内营”“胸有丘壑”,画出来的不是自然界的造化(物象),而是胸中的物象、胸中的山和水等。宋代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出来的物象不一定要像(形似)。于是其后写意画大行其道,变为主流。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且“太似为媚俗”。
西方画家从形似中解放出来的现代绘画,都是受了中国绘画和画论的影响而使然。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一直居世界艺术潮流之先,也一直引领着世界艺术的发展。公元初至5世纪,亦即至今2000年至1500年间,中国的艺术家就知道:模拟真实(自然)非艺术的本质。汉人就有言:“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杨雄《法言》)书画表现的是自己,而不是再现自然。更早一点,庄子就知道,作画者必须身心自由,不为权势所迫,不受各种约束,方为“真画者”。(《庄子·田子方》)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认为“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淮南子·说山训》)应该以神写形,神比形更重要。到了汉末魏晋南北朝期间,画论上对传神的认识——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身份,对道、理、情、致、法的阐释,书画是传达自己的感情,写的是自己,不仅画可见之物,重要的是画人能想象到但看不到的境界等,对此都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一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绘画理论都无法超过中国那时候的理论。(详见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
在西方,传统绘画就是写形,仅供眼睛享受,后来变为视觉冲击力。而中国画重在“写心”“写情”“写趣”“畅神”等。丹纳说:“绘画是供养眼睛的珍馐美味。”(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71—172页)还有,“画只为眼睛看,音乐只为耳朵听,不这样做,就等于没有完成任务”。[《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李健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180页]而中国画家认为“目”是“陋目”。画的是“道”,是为了“畅神”,为了“媚道”,不是只画见到的东西,还要画见不到的东西——头脑中想象的东西。唐代符载云:“夫观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其有事,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在心中),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与神为徒。若将短长于隘度,算妍蚩于陋目,凝觚舐墨,依违良久,乃绘物之赘疣也……”(《唐文粹·观张员外画松石序》)“目”是“陋”的,看不到全面,更看不到背后的东西,尤其看不到人头脑中想象的东西,但中国画可以,画家要“与神为徒”。朱景玄说:“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唐朝名画录·序》)“无形”在画中也可以生出来,因为“万类由心”。在西方,画家必须重目,目无所见,笔无所画,形便无以立。如是,则没有立体派和现代派也。宋代欧阳修《盘东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吴昌硕说:“老缶画气不画形。”画的不是形,而是“意”,是“气”。这都是西方画家在文艺复兴及以前所不知的道理,当然也画不出来。
早在1600年前,宗炳就说:“山水以形媚道。”“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宗炳《画山水序》,载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
南朝王微则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王微《叙画》,载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太虚”之体是看不到的,因为“目有所极”,但能画出来,而且绘画“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王微还大谈,“画之致也”,“画之情也”。(王微《叙画》,载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这都是古代西方画论中所没有的。
中国画不是以画形为尚,宋人陈与义说:“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一,《宋诗钞》卷四十二《陈与义简斋诗钞》)九方皋相马,把马的毛色都看错了,把黑马看成黄马,把公马看成母马,其实他不注意这些细节,却看到了马的实质是个千里马。画中国画也如此。一眼看去,是雅是俗?不必细看形色,也不必细看用笔,便见到格调高、雅、低、俗,雅就高,俗就低。当然这要有很深的功力,尤其要有很深的文化修养。形、色弄错,不要紧,关键在内涵,内涵就是修养,表现出来的就是雅和俗。西方传统绘画可不能把形、色弄错了。
写作、作画,重在人格的修炼、性情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有时还要“载道”。而西方画家到了14世纪,还在讨论画家要做大自然的儿子还是孙子,而且结论是孙子。最有名的画家达·芬奇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因为它是从自然产生的。为了更确切起见,我们应该称它(绘画)为自然的孙子。因为一切可见的事物一概由自然生养……所以我们可以公正地称绘画为自然的孙儿……”(《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8页)西方人最崇尚的苏格拉底说:“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借助颜色模仿凹陷与凸起,阴影与光亮,坚硬与柔软,平与不平,准确地把它们再现出来。”[《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朱光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达·芬奇阐述,绘画要像镜子那样真实地反映物像。他说:“画家……他的作为应当像镜子那样,如实反映安放在镜前的各种物体的许多色彩。”“镜子为画家之师。”(《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安格尔是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领袖人物,1829年起任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他的言论影响颇大,也十分有代表性。在《安格尔论艺术》中,他说:“只有在客观自然中才能找到作为最可敬的绘画对象的美,您必须到那里去寻找她,此外没有第二个场所。”他又说:“造型艺术只有当它酷似造化到这种程度,以致把它当成自然本身了时,才算达到高度完美的境地。”他更说:“眼前没有模特时永远不要画。无论是手,还是手指头,都不该仅凭记忆来画……”(《安格尔论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1970年版,第179页)而中国画则是主张画主观的,不主张对着模特作画,主张“目识心记”。中国画家认为画由画家心生,由个人意识重铸而成,而西方画家还在复制真实。从希腊到文艺复兴,到安格尔,那么多画家,虽有天才之质,但并无天才之迹,他们的作品只是真实,充其量是“天能”。后来,他们从中国画中找到出路。
西方各类现代派所画的不同于传统的画,立体派把“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的地方也画了出来:将老虎、蜘蛛、女人画在一起,女人的放在抽屉内,头长在胳膊上,人的面部有一只飞鸽等,这些都不是目所能见的。中国早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就有“无形因之以生”“万类由心”“太虚之体”,而西方到了毕加索才知道:“我不画我看到的东西,我画我想到的东西。”“我没有画猫,我只画猫的微笑。”
其实,西方画家中卓越者,早已认识到中国画的先进性。法国巴黎曾被人称为世界艺术的中心,那里确有一批真正有卓识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他们的看法颇值得重视。他们是怎样评价中国画的呢?林风眠在1929年发表《重新估定中国绘画的价值》一文,并不止一次地介绍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耶希斯对他讲过的一段话:“你可不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么宝贵的、优秀的传统啊!你怎么不好好学习呢?”(《五四与新美术运动》,载《美术》1989年6月号)当时法国真正的艺术家几乎都持这种看法。常书鸿的老师就告诉常书鸿:“世界艺术的真正中心,不在巴黎,而在你们中国,中国的敦煌才是世界艺术的最大宝库。”常书鸿就是因为在法国了解到中国艺术的价值和地位,才毅然回国,投身于敦煌石窟艺术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的。
我在少年时代读过很多苏联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的评价,“那惊人的中国画”“那伟大的中国画”之赞,至今犹记。苏联艺术科学院B.H.彼得洛夫教授惊叹“喜马拉雅山般宏伟的中国画”,并说“中国画是哲学、是诗歌,是寓意的顶峰”。(《美术》1991年5月号)推崇之高,已无以复加。凡是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家无不对中国艺术刮目相待,推崇备至。
贡布里希(Gombrich)是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史家和美术评论家,中国画界现在正掀起一股贡布里希热。贡氏谈到中国书法艺术时说:“有位女士在宴会上问,要学会并能品味中国的草书要多长时间时,韦利(Arthurwaleg)答道:‘嗯……五百年。’注意这并不是相对主义的回答。如果有谁懂行的话,那就是韦利。”(《艺术发展史》,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00页)可见其对中国艺术的心仪程度。
前面说过,毕加索认为“中国的字都是艺术”,而法国的真正大家认为中国画理论十分精妙,连六祖的《坛经》都是绘画理论(按: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实是玄学理论)。1949年,著名画家吕无咎女士在高雄举办个人画展,招待会上,她说,当年她在巴黎留学时,因学习近代印象派的画,故与法国新派画家交往较多,经常互相观摩,共同讨论。因为她是中国人,也时常谈些中国画理,大家都非常尊重她,视之为中国画理的权威。一次,有位年事甚高、名气颇大的印象派老画家移樽就教,拿了一部六祖《坛经》请她讲解。吕女士翻阅一遍,十分茫然,讷讷不能置一词,只好推说不曾学过。那位画家大吃一惊,问道:“你们中国有这么好的绘画理论,你都不学,跑到我们法国来,究竟想学什么呢?”(引自《禅宗对我国绘画之影响》,载《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227页)
这个“名气颇大的印象派老画家”也确实深懂中国的《坛经》和中国的艺术。《坛经》中说的皆是深懂艺术真谛的艺术家所应该进一步知道的理论。如《坛经》中所说,“不离自性,自是福田”“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悟自解”“自悟自度”(《行由品第一》),“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顿渐品第八》),“道由心悟”(《护法品第九》),“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安闲恬静,虚融澹泊”(《付嘱品第十》)。吕无咎为了去法国留学,精力用在学习法语和西洋画上,对中国的理论反而不懂。可这位法国的老画家看到了中国理论之高深处。他说“你们中国有这么好的绘画理论”,说明他对《坛经》早有研究。一个画家学习绘画理论,连《坛经》都读了,其他画论想必也都研究过。
不但《坛经》是“好的绘画理论”,《金刚经》《心经》也可谓绘画理论。再早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更是“好的绘画理论”。《老子》书中讲,“五色令人目盲”“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复归于朴”等。《庄子》说,“五色乱目”(《天地》),“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刻意》),“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庄子》书中处处都是最好的绘画理论。后代文人画画,往往就是以老庄思想为指导的。
这一切在西方传统绘画和画论中,皆是没有的。如前所述,西方现代绘画和理论都是受了中国画和理论的影响才有改变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因为艺术模仿自然……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达·芬奇说画家:“首先应当将镜子拜为老师,在许多场合下平面上反映的图像和绘画极相似……镜子和画幅以同样的方式表现被光与影包围的物体。”(《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8页)传统的西方画家和理论家几乎都认为,绘画要惟妙惟肖酷似物象,完全模仿模特。总之,绘画唯一标准就是像,就是完全酷似所画的对象。所以,传统西方绘画也都是像,和模特完全相同,和物象完全相同,像镜子照的物象一样。他们的理论和绘画是一致的。至于画家的情感、个性、激情则不在论述之列。画家只有观察研究所画物象并表现出来的权力。头脑中想象的东西不能画,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也不能画,画得不像更不行。
中国画论则不然。六朝时期,姚最提出“心师造化”,唐代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心中的造化。所谓“造化内营”“胸有丘壑”,画出来的不是自然界的造化(物象),而是胸中的物象、胸中的山和水等。宋代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出来的物象不一定要像(形似)。于是其后写意画大行其道,变为主流。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且“太似为媚俗”。
西方画家从形似中解放出来的现代绘画,都是受了中国绘画和画论的影响而使然。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一直居世界艺术潮流之先,也一直引领着世界艺术的发展。公元初至5世纪,亦即至今2000年至1500年间,中国的艺术家就知道:模拟真实(自然)非艺术的本质。汉人就有言:“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杨雄《法言》)书画表现的是自己,而不是再现自然。更早一点,庄子就知道,作画者必须身心自由,不为权势所迫,不受各种约束,方为“真画者”。(《庄子·田子方》)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认为“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淮南子·说山训》)应该以神写形,神比形更重要。到了汉末魏晋南北朝期间,画论上对传神的认识——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身份,对道、理、情、致、法的阐释,书画是传达自己的感情,写的是自己,不仅画可见之物,重要的是画人能想象到但看不到的境界等,对此都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一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绘画理论都无法超过中国那时候的理论。(详见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
在西方,传统绘画就是写形,仅供眼睛享受,后来变为视觉冲击力。而中国画重在“写心”“写情”“写趣”“畅神”等。丹纳说:“绘画是供养眼睛的珍馐美味。”(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71—172页)还有,“画只为眼睛看,音乐只为耳朵听,不这样做,就等于没有完成任务”。[《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李健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180页]而中国画家认为“目”是“陋目”。画的是“道”,是为了“畅神”,为了“媚道”,不是只画见到的东西,还要画见不到的东西——头脑中想象的东西。唐代符载云:“夫观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其有事,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在心中),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与神为徒。若将短长于隘度,算妍蚩于陋目,凝觚舐墨,依违良久,乃绘物之赘疣也……”(《唐文粹·观张员外画松石序》)“目”是“陋”的,看不到全面,更看不到背后的东西,尤其看不到人头脑中想象的东西,但中国画可以,画家要“与神为徒”。朱景玄说:“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唐朝名画录·序》)“无形”在画中也可以生出来,因为“万类由心”。在西方,画家必须重目,目无所见,笔无所画,形便无以立。如是,则没有立体派和现代派也。宋代欧阳修《盘东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吴昌硕说:“老缶画气不画形。”画的不是形,而是“意”,是“气”。这都是西方画家在文艺复兴及以前所不知的道理,当然也画不出来。
早在1600年前,宗炳就说:“山水以形媚道。”“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宗炳《画山水序》,载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
南朝王微则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王微《叙画》,载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太虚”之体是看不到的,因为“目有所极”,但能画出来,而且绘画“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王微还大谈,“画之致也”,“画之情也”。(王微《叙画》,载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这都是古代西方画论中所没有的。
中国画不是以画形为尚,宋人陈与义说:“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一,《宋诗钞》卷四十二《陈与义简斋诗钞》)九方皋相马,把马的毛色都看错了,把黑马看成黄马,把公马看成母马,其实他不注意这些细节,却看到了马的实质是个千里马。画中国画也如此。一眼看去,是雅是俗?不必细看形色,也不必细看用笔,便见到格调高、雅、低、俗,雅就高,俗就低。当然这要有很深的功力,尤其要有很深的文化修养。形、色弄错,不要紧,关键在内涵,内涵就是修养,表现出来的就是雅和俗。西方传统绘画可不能把形、色弄错了。
写作、作画,重在人格的修炼、性情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有时还要“载道”。而西方画家到了14世纪,还在讨论画家要做大自然的儿子还是孙子,而且结论是孙子。最有名的画家达·芬奇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因为它是从自然产生的。为了更确切起见,我们应该称它(绘画)为自然的孙子。因为一切可见的事物一概由自然生养……所以我们可以公正地称绘画为自然的孙儿……”(《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8页)西方人最崇尚的苏格拉底说:“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借助颜色模仿凹陷与凸起,阴影与光亮,坚硬与柔软,平与不平,准确地把它们再现出来。”[《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朱光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达·芬奇阐述,绘画要像镜子那样真实地反映物像。他说:“画家……他的作为应当像镜子那样,如实反映安放在镜前的各种物体的许多色彩。”“镜子为画家之师。”(《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安格尔是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领袖人物,1829年起任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他的言论影响颇大,也十分有代表性。在《安格尔论艺术》中,他说:“只有在客观自然中才能找到作为最可敬的绘画对象的美,您必须到那里去寻找她,此外没有第二个场所。”他又说:“造型艺术只有当它酷似造化到这种程度,以致把它当成自然本身了时,才算达到高度完美的境地。”他更说:“眼前没有模特时永远不要画。无论是手,还是手指头,都不该仅凭记忆来画……”(《安格尔论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1970年版,第179页)而中国画则是主张画主观的,不主张对着模特作画,主张“目识心记”。中国画家认为画由画家心生,由个人意识重铸而成,而西方画家还在复制真实。从希腊到文艺复兴,到安格尔,那么多画家,虽有天才之质,但并无天才之迹,他们的作品只是真实,充其量是“天能”。后来,他们从中国画中找到出路。
西方各类现代派所画的不同于传统的画,立体派把“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的地方也画了出来:将老虎、蜘蛛、女人画在一起,女人的放在抽屉内,头长在胳膊上,人的面部有一只飞鸽等,这些都不是目所能见的。中国早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就有“无形因之以生”“万类由心”“太虚之体”,而西方到了毕加索才知道:“我不画我看到的东西,我画我想到的东西。”“我没有画猫,我只画猫的微笑。”
其实,西方画家中卓越者,早已认识到中国画的先进性。法国巴黎曾被人称为世界艺术的中心,那里确有一批真正有卓识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他们的看法颇值得重视。他们是怎样评价中国画的呢?林风眠在1929年发表《重新估定中国绘画的价值》一文,并不止一次地介绍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耶希斯对他讲过的一段话:“你可不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么宝贵的、优秀的传统啊!你怎么不好好学习呢?”(《五四与新美术运动》,载《美术》1989年6月号)当时法国真正的艺术家几乎都持这种看法。常书鸿的老师就告诉常书鸿:“世界艺术的真正中心,不在巴黎,而在你们中国,中国的敦煌才是世界艺术的最大宝库。”常书鸿就是因为在法国了解到中国艺术的价值和地位,才毅然回国,投身于敦煌石窟艺术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的。
我在少年时代读过很多苏联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的评价,“那惊人的中国画”“那伟大的中国画”之赞,至今犹记。苏联艺术科学院B.H.彼得洛夫教授惊叹“喜马拉雅山般宏伟的中国画”,并说“中国画是哲学、是诗歌,是寓意的顶峰”。(《美术》1991年5月号)推崇之高,已无以复加。凡是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家无不对中国艺术刮目相待,推崇备至。
贡布里希(Gombrich)是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史家和美术评论家,中国画界现在正掀起一股贡布里希热。贡氏谈到中国书法艺术时说:“有位女士在宴会上问,要学会并能品味中国的草书要多长时间时,韦利(Arthurwaleg)答道:‘嗯……五百年。’注意这并不是相对主义的回答。如果有谁懂行的话,那就是韦利。”(《艺术发展史》,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00页)可见其对中国艺术的心仪程度。
前面说过,毕加索认为“中国的字都是艺术”,而法国的真正大家认为中国画理论十分精妙,连六祖的《坛经》都是绘画理论(按: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实是玄学理论)。1949年,著名画家吕无咎女士在高雄举办个人画展,招待会上,她说,当年她在巴黎留学时,因学习近代印象派的画,故与法国新派画家交往较多,经常互相观摩,共同讨论。因为她是中国人,也时常谈些中国画理,大家都非常尊重她,视之为中国画理的权威。一次,有位年事甚高、名气颇大的印象派老画家移樽就教,拿了一部六祖《坛经》请她讲解。吕女士翻阅一遍,十分茫然,讷讷不能置一词,只好推说不曾学过。那位画家大吃一惊,问道:“你们中国有这么好的绘画理论,你都不学,跑到我们法国来,究竟想学什么呢?”(引自《禅宗对我国绘画之影响》,载《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227页)
这个“名气颇大的印象派老画家”也确实深懂中国的《坛经》和中国的艺术。《坛经》中说的皆是深懂艺术真谛的艺术家所应该进一步知道的理论。如《坛经》中所说,“不离自性,自是福田”“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悟自解”“自悟自度”(《行由品第一》),“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顿渐品第八》),“道由心悟”(《护法品第九》),“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安闲恬静,虚融澹泊”(《付嘱品第十》)。吕无咎为了去法国留学,精力用在学习法语和西洋画上,对中国的理论反而不懂。可这位法国的老画家看到了中国理论之高深处。他说“你们中国有这么好的绘画理论”,说明他对《坛经》早有研究。一个画家学习绘画理论,连《坛经》都读了,其他画论想必也都研究过。
不但《坛经》是“好的绘画理论”,《金刚经》《心经》也可谓绘画理论。再早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更是“好的绘画理论”。《老子》书中讲,“五色令人目盲”“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复归于朴”等。《庄子》说,“五色乱目”(《天地》),“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刻意》),“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庄子》书中处处都是最好的绘画理论。后代文人画画,往往就是以老庄思想为指导的。
这一切在西方传统绘画和画论中,皆是没有的。如前所述,西方现代绘画和理论都是受了中国画和理论的影响才有改变的。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