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闽清人真得好好感谢这两座车站!
来源:闽清在线年,“中国最美高铁”合福高铁正式通车,而这条高铁从福州站开出后经过的第一站,就是位于闽清东桥镇的闽清北站。一年后,旧的闽清站停止办理客运,结束了57年客运历史。
昨日,记者走访了这一新一旧两座车站,听老铁路人讲故事、话今昔。闽清站见证了当地陶瓷产业的辉煌,闽清北站则让福州后花园走到台前。新老交替间,闽清人的生活变了样。
林承光,先后在闽清站、闽清北站任职,目睹了闽清铁路的新老交替。福州日报
“我亲眼看着站房一点点变成今天的模样。”闽清北站站长林承光回忆,2015年3月,合福高铁通车前,他和4名同事参与联调联试时,地上都是黄泥巴,他们穿着长筒雨靴,每日往返在寄宿农家和站房之间的泥路上。站房仅有外壳,内部没水、没电,在行车室睡了几晚,林承光领教了山里蚊子的凶狠。水电、办公设备、电子显示屏、行车电子设备……闽清北站一点点变身。
“以前,到火车站要靠摆渡。”林承光笑说,要么坐门前的大箬村码头轮渡,要么就要乘公交到安仁溪村,然后下车步行或打摩的,绕一大圈才能进来。去年1月,北溪大桥正式通车,从城关直达车站的11路公交随即开通,15分钟一班,15分钟车程,还和高铁抵达时刻表无缝对接。记者走进候车厅时正是中午,乘客正吹着冷气安静地候车。如今该站每天有31趟过路高铁,往返福州主城区只要19分钟。在福州上班的闽清人吴先生告诉记者,有了高铁站,闽清人去外地更方便了,不用每次都拖着行李往福州市区跑。有时候他回家也选择坐高铁,和坐班车价格差不多,时间却缩短了一半。
从闽清北站远眺,闽江水一路卷着浪花东流,没有了轮渡,曾经密集的摩的也不见踪影。林承光遥指一栋灰白相间的三层建筑告诉记者,那是在建的闽清北站公交枢纽站,届时将进驻更多公交或城乡巴士,以后乘客可以坐公交直达,不用在城关中转。
闽清站的水泥站牌是上世纪的产物,是客运时代留下的痕迹。福州日报记者 朱榕 摄
闽清北站开通一年后,位于梅溪镇梅埔村的闽清站停止客运,成为货运站。当记者走进闽清站时,站台空无一人,铁轨上停着一辆货运列车,站台上还立着客运时代“大箬-大目埕”的水泥站牌,小站显得有些空旷、冷清。但在上世纪,闽清站曾盛极一时,货流、人流在这座小站交汇、扩散。
林承光在闽清站工作多年,他说:“闽清站的命运和闽清的陶瓷产业密不可分。”上世纪90年代,闽清县的陶瓷产销两旺,带动了滑石、煤炭等原料和陶瓷的运输,在公路运输尚不发达时,进出都要靠铁路,不大的闽清站每个月能发出上千个车皮。即便如此,货主依然为发货而发愁,货运订单怎么都发不完。产业壮大了,用工需求也不断扩大,就有来自西南地区的外来工坐着火车来到闽清站,一条陶瓷产业链带动了闽清站客货两旺。铁路,将闽清的陶瓷运出大山,运向全国各地,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发家致富。这繁华的一幕,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没落,作为普速铁路站,闽清北站已不再适应时代。
《南昌铁道报》特约记者周琦还记录了闽清站结束客运的“谢幕”时刻:“我还记得,最后一趟车是从北京到福州的K45次。”2016年5月15日21:53,K45次在丝丝细雨中姗姗来迟,旅客下车、上车,22:00,客运员目送着57年历史中的最后一列客车远去,随即售票室、候车室的灯光依次熄灭,告别时刻的沉默让周琦感慨万千。
闽清站支部书记黄清安介绍,目前闽清站一个月到发货运列车150辆,货物大多是滑石粉等,已远远不如当年的盛况。
作为铁路人,林承光在2010年开始感受到产业风向的变化。首先是陶瓷业“煤改气”后,煤炭运输少了。其次,闽清陶瓷长期“低小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低端产品不再走俏,政府主导的“关停并转”加剧了优胜劣汰,陶瓷厂由数百家锐减到数十家,由此导致的货运下滑也影响到铁路运输。林承光认为,付出这个代价是值得的,“煤改气之后,闽清的空气变好了!”与此同时,随着接驳完善,闽清北站的客运量一路走高。2016年春运,闽清北站发送7445人、到达11642人。2018年,闽清北站发送增至 23863人,到达25447人。
“每到周末,从上海南到闽清北的高铁客流明显增多,一些上海市民会趁着周末会到黄楮林泡泡温泉,参观宏琳厝、钟表城、陶瓷古窑、七叠温泉等。”林承光说。交通便利之后,闽清站也成为福州人周末游的好去处。
“其实闽清县的古迹不少,但一直没有好好开发。”作为闽清本地人,林承光希望高铁的开通让闽清这座福州后花园,进一步走到台前。
来源:福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