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桂林经典系列报道象鼻山:桂林城徽 山水之魂

  千年前的宋朝,蓟北处士游览象鼻山后,被象山水月的奇观打动,在水月洞石壁上写下了这篇名作《和水月洞韵》。象鼻山,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倒影于一体,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题材,是游人到桂林的必游之地。这座屹立在漓江畔的大石山不仅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更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它作为桂林这座20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徽,更浓缩了桂林的城市气质与精神。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之处,因其看上去犹如一只大象在用鼻子饮水,故后得名象鼻山。作为桂林旅游的标志性景点,象鼻山于1995年被定为桂林的城徽标志,也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符号”。从2013年起,象鼻山景区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美赏月地;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南方分会场就设在象鼻山前,向世界展现了桂林秀美的山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内的核心区域,远看象鼻山,宛如一头巨大的石象垂鼻饮水于漓江之中。漓江如同一面明镜,把象鼻山的倒影映衬得栩栩如生。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约3.6亿年前,当时的桂林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约2亿年前的地壳变动中,桂林的山峦才渐渐“浮出海面”,岩层上升后经历长期的风化、冲刷、侵蚀,变成了一座座石山,象鼻山就是其中的一座。

  象鼻山最奇特的地方就在于“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个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圆洞——水月洞。据岩溶地质专家考证,水月洞的形成是大自然造就的,大约2亿年前,当时的漓江比现在宽得多,西岸在今天的榕湖之西,象鼻潭水下溶出了一个圆月形状的大洞粗胚。后来,漓江水消退河道变窄,水下的大洞逐渐露出水面,由于山体前端裂隙较多,在江水不断的冲刷、溶蚀下,洞体逐步被溶出了一个洞壁光滑的水月洞。

  而作为这头“大象”眼睛的象眼岩,其形成原理与水月洞一样,只是由于岩石结构不同、位置更高、出水更早,同时形成的象眼岩就不似水月洞那样圆润。

  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位于漓江西岸的象山水月与不远处漓江东岸的穿月岩正好相对,一浮于水,一挂于天,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象鼻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经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外是悬崖峭壁,无磴可通。从南眼张望,高耸的漓江大瀑布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历历在目;从北眼远眺,只见江波帆影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关于象鼻山成因,在桂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相传象鼻山原是天上的神象,当时由于凡间的百姓常常深受水灾的侵扰,看到百姓生活艰难,神象偷偷下凡帮助百姓疏通河道。但天有天规,玉帝得知后,命神象立即返回天庭。神象觉得人间更有温情,决定留在桂林。玉帝为此大发雷霆,派托塔李天王下凡捉拿它,双方大战了三天三夜。象山口渴了,跑到江边饮水。这时李天王悄悄地从后边偷袭,一剑把水神钉死在漓江边。象神瞬间化作了石山,在美丽的漓江边和桂林百姓日夜厮守。

  象鼻山以其独特的地貌、优美的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桂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游览观光。

  早在新生代晚期至商周时期,象鼻山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考古专家在这里挖掘、出土了多种石器、陶器和骨器。

  随着中原文化的南下,地处湘桂古道南端的象鼻山,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水月洞逐渐发展成为古码头,见证桂林文明开化的历程。

  “漓山,在訾家洲西,一名沉水山……世乱民保以避寇,旱或祷祀颇灵。”这是唐代莫休符在《桂林风土记》的记载。早在唐宋时期,象鼻山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据说,每到科考时节,各州县的考生都会汇集到桂林来赶考。当时的考生,有钱的骑马,没钱的走路,而更多人选择坐船。所以每年科考时节,漓江上满眼皆是舟船。夜幕下、江面上,渔火点点、书声琅琅。

  明嘉靖年间《天下名山诸胜一览记》中记载:“象鼻山,訾家洲之西,突起水滨,形状类象,故名。”而明代张鸣凤著《桂胜》中则记载:“阳江西来东入漓水,魁然起据南皋之端,是为漓山。”可见漓山、象鼻山这两个名称当时都在使用。后因山形与“象鼻山”名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象鼻山这个名称便逐渐流传下来。

  唐宋以来象鼻山逐渐开发成游览胜地,吸引了大批文人到此。宋蓟北处士有诗《和水月洞韵》:“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象神象月”奇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粤西游记》中这样描述象鼻山:“……出其前,直盘至西北隅,是为象鼻岩,而水月洞现焉。盖一山而皆以形象异名也。飞崖自山顶飞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成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潆波,水月之称以此。而插江之涯,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象鼻之称又以此。”

  唐元和年间,柳宗元在赴柳州刺史任上,过桂林时游訾家洲亭,眺望象鼻山,不由感慨桂林山水“甲于天下”。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这两句诗巧妙地将碧澄蜿蜒的漓江誉为仙女飘飘的裙罗带,将桂林的山比作女子头上的碧玉簪,成为描写桂林山水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韩愈为送好友严谟出任桂管观察使时所作的《送桂州严大夫》,是镌刻在象鼻山水月洞的40余件摩崖石刻之一。韩愈虽未到过桂林,却有咏桂林的诗,可见在唐代桂林山水已闻名遐迩,令人向往。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在宋高宗主持的殿试中,张孝祥被钦点为状元,同榜进士还有范成大。十几年后,这两位同年围绕象鼻山水月洞名称还闹出了一场笔墨官司。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刚上任一年的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张孝祥遭谗言被降职。离任的日子到来,张孝祥和好友同游象鼻山。当时正好漓江水涨,朝阳从江对岸的东方冉冉升起。面对此良辰美景,张孝祥即景挥毫,赋诗写序,把水月洞改名为朝阳洞。

  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的一天,范成大也来到象鼻山游玩,看到刻在洞中的张孝祥的诗文后,范成大觉得朝阳洞这个名字不太妥当,他认为水月洞“剜漓山之麓,梁空距江”,这个地方“石门正圆”,而且“春水时至,湍流贯之”,形成了月与水之间的一种交融关系,所以,水月洞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而且由来已久。于是,范成大做《复水月洞铭并序》,为水月洞恢复旧称,并刻石于张孝祥碑刻的对面,大小尺寸也差不多,并希望“百世之后,尚无改也”。

  水月洞从命名,到更名,到复名,实际上反映了古代人认识山水的一个历程。所以有人说,桂林山水是有历史故事的山水,是有文化气质的山水。

  象鼻山作为桂林山水之魂,在桂林人民心中有着重要地位,因而衍生出了一系列象山地名群,如象山区、象山街道、象山南路、象山公园、象山广场、象山渔人码头、象山博望园等,给这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物以“象山”之名,寄托着桂林人民对象山的喜爱与祝福。

  象鼻山,地处漓江和桃花江交汇处。在桂林鹦鹉山上,至今留存的南宋时期《静江府城池图》显示,古时的漓江水深江阔。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用“汪洋”来形容漓江。漓江和桃花江构成了古代桂林的护城河,而位于两江交汇处的象鼻山,成为古代兵家争夺的制高点。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将朱亮祖攻取桂林时,曾屯兵于山下。元军守将凭借天然形成的护城河,死守三个月而城不破。

  如今,在象鼻山脚下云峰寺内陈列着一尊土炮,记载着170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北上时,以象鼻山为前沿阵地,以山脚下的云峰寺为指挥部,在山顶设火炮阵地攻打桂林城。奈何水深城坚,太平军在攻打30多天后绕道北上。

  寺的西面有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诉说当年盛事。

  抗战时期,桂林守城部队制定了桂林防御计划,利用石山、岩洞构筑防御工事,曾在桂林大大小小的山顶上如象鼻山、叠彩山、铁封山、鹦鹉山修筑了数十个碉堡。象鼻山顶上的碉堡至今仍存。当时桂林守将何宣将军书写“西南保障”四个大字,凿刻在象鼻山山门上,以表达抵御日寇的气概与决心。之后在1944年打响的桂林保卫战中,桂林城军民同仇敌忾,在绵延五公里的漓江两岸让日军付出了死伤3100多人的代价。

  1994年,桂林市向全世界征集城徽。当时年仅23岁的桂林小伙何旻听到消息后,对自己儿时最熟悉的象鼻山、水月洞、普贤塔和漓江倒影进行了艺术造型,再配以四瓣桂花环绕,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征集而来的3000多份设计方案,经过56名国内知名专家三次评议,最终,何旻设计的桂林城徽标志脱颖而出。

  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标志符号,也勾连着这座名城的历史记忆。其脚下的漓江水千载悠悠,川流不息,诉说着象鼻山的前世今生。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lvyougonglue/21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