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闻
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中国主会场设在福建博物院。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纪录片或文博类综艺节目走红,到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我们看到博物馆的力量愈加凸显,更好的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提高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博物馆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各地博物馆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福建博物院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推出“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主题展览;又如,在18日当天,南京博物院将分日场和夜场。夜场以夜幕下的南博为背景,在绚烂的灯光中,通过动画图文的形式展现江苏古代文明的风貌;再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展览运用虚实结合投影互动、3D MAPPING投影等多形式的数字化内容,使整个展厅动静皆宜,立体沉浸式的体验提升公众参观兴趣新“玩法”带来新体验,跨越时间与空间。通过新技术、新形式让不会说话的文物变得生动活泼,把传统展览和流行要素结合用起来,用现代创意呈现历史文明,公众既能一饱眼福,更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到博物馆去”蔚然成风。在公众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中,博物馆不再满足于单纯展示文物,更倾向于营造一个历史文化语境去诠释文物和其背后的故事,让文物“开口说话”“鲜活可触”。既有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设置游戏等,增强体验、增加互动,带来如真似幻的效果;又有考古盲盒、“云上”漫游博物馆、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新潮“玩法”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吸引力,博物馆自身不断培育“博物馆+”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深度沉浸式观展体验,用公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精神及当代价值,定会让公众看得懂、喜欢看、留下深刻记忆,用文化浸润心田。
方寸之间阅览千年。当下,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参观博物馆已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创新手段,优化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从珍贵文物中汲取精神滋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厚度。
5月18日,周口市淮阳区文物局紧紧围绕主题,组织开展了悬挂宣传条幅、版面展览、设置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吸引不少群众和游客驻足围观。
5月15日,保山市博物馆在一楼大厅举行捐赠仪式,保山小伙王伟将一柄战国时期的古青铜剑和29件青铜手镯残片捐赠给保山市博物馆。
映象网讯(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龚雪)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河南主会场的活动在信阳博物馆隆重举行。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与信阳市的“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城市品牌完美结缘。 河南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5月17日上午11点,由郑州市盲人协会和新郑市盲人协会主办、联合华为无障碍在华为智能生活馆·郑州二七万达店举办华为无障碍功能体验主题活动,通过智能生活馆工作人员现场的面对面讲解,帮助每一位用户更深入了解手机无障碍功能,方便更多障碍人群拥抱数字化时代。
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从线下展览到网上展厅,从文物“微课堂”到文创产品,如今,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据统计,2022年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线亿人次,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