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云集首届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即将开幕

  2017年9月29日至10月2日,第九届海峡论坛·首届建窑建盏(建阳)文化博览会将在朱熹宋慈故里、建盏建本之乡、中国建窑建盏之都——建阳区举行。现代建盏精品拍卖,首届建窑建盏文化暨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精品建盏、茶叶瓷器、艺术作品(以建盏为主题)和台湾瓷器等展区的精品吸引四方宾客。“保护古窑成果,共享建盏文化”龙窑开窑仪式在建阳区水吉镇举行,展示建盏传统的开窑仪式及烧制工艺成果。

  第十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建阳区长魏敦盛(右一)推介建盏创新成果。

  翻阅史籍,千年建盏的发展跌宕起伏,从辉煌走向低谷,又再次爬坡走向繁荣……历经坎坷,涅槃重生,磨炼出更加美丽的身躯和容颜,在中国乃至世界焕发它独有的风采。

  建盏始于五代末至北宋初,辉煌鼎盛时代要追溯到两宋时期,因斗茶而闻名于世。

  盏因茶而兴,茶因盏而荣。宋代斗茶文化盛行,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并为此著书立说,社会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斗茶”生活情趣。“斗茶先斗色”,宋人“斗茶”以茶色白者为上品,因此斗茶喜用白茶,配上黑瓷茶盏,黑白对比分明,达到出色的效果,又因为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需求,建盏由此成为宋代最佳的“斗茶”用具。当时,上自宫廷皇室下至布衣之家,无不视建盏为斗茶的最佳珍品,对建盏推崇备至。

  蔡襄在《茶录》一书中,道出了斗茶时喜爱使用建盏的原因,“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为要用。出他处者,火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之不用。”

  风雅皇帝宋徽宗赵佶也留下了“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等不朽篇章,建盏由此跻身朝廷贡品之列,风靡朝野,身价倍增。南宋时期,建窑生产的建盏大量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风靡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使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风靡一时的建盏,它的黑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釉色变幻莫测、绚丽多彩,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纹样更是美不胜收,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因此与青瓷、白瓷,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然而成也斗茶,败也斗茶,建盏因斗茶而兴盛,也因斗茶而没落,从“声名鹊起”变成“默默无闻”。由于南宋时期国势一蹶不振,“斗茶”之风逐渐减弱,再加之建安地区连年民变,百业俱废,建盏不再成为贡器。自元代后人们饮茶风俗从碾茶膏、茶饼注入沸水饮用改为直接饮用清茶、奶茶。昔日备受青睐的建盏茶具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风光不再,建窑炉火渐渐熄灭……

  近些年来,由于宋代建盏挖掘和建盏技艺的兴起,建盏开始备受关注,宋代建盏在国际拍卖市场的成交价屡创新高。2016年9月15日,美国纽约佳士得“临宇山人”专场预拍会,一件宋代建盏成交价107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00多万元),创下建盏成交的最高价。

  “天价建盏”的出现,将建盏收藏热推向高潮,宋代老建盏的火热又推动了现代建盏仿制品的发展,新品建盏因器型朴实、斑纹独特、样式繁多而备受现代人的喜爱,成为饮茶用具、收藏佳品。

  建窑自宋末元初改烧青白瓷器,停止了黑瓷的生产,黑瓷工艺随建窑的衰落而被历史的尘土掩埋长达六百年之久……

  据记载,建窑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又称水吉窑、瓯宁窑、乌泥窑。宋代建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池中村旁,距建阳市区约35千米。建窑窑址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大路后门和营长乾(又名社长埂,包括园头坑)等处,窑址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

  走进建阳区水吉镇,站在古老的宋代窑址前,深刻感受到建窑的魅力,现存古窑沿着山脉蜿蜒向上,与周围山林交相辉映,气势恢宏,由此可以窥见其在宋代时的辉煌。窑址现场,建盏瓷片、匣体俯拾即是……

  望着这座建窑,似乎穿越时空,来到宋代,看见旺盛的炉火昼夜不停燃烧着,技艺高超的建盏匠人兢兢业业,经过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一炉一炉精致绝美的建盏就这样诞生,被送到全国乃至国外爱盏之人手中……

  中国成立后,先后有来自国内及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比利时、西班牙、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德国、南非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到建窑参观考察。1960年10月和1977年5—7月,厦门大学、省博物馆和建阳县文化馆联合对芦花坪窑址进行了二次科学发掘。1989年12月至1992年7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省博物馆和建阳市博物馆联合对大路后门、营长乾和庵尾山窑址进行了大规模科学发掘,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基本摸清了建窑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古队清理了晚唐五代至宋末元初的龙窑基址十座,其中90SJY3长达135.6米,为国内已知最长的古代龙窑,堪称世界之最。

  历史轮回,随着建窑的考古挖掘,遗失在历史潮流中古老的建盏工艺被重新找回,建盏复兴之路由此起航。

  1979年,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键鹰教授等主持开展建盏的恢复研制工作,攻关小组在建阳瓷厂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于1981年3月研制出仿宋兔毫盏,失传600多年的技艺重现光彩,此后,兔毫盏逐步走入市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仿宋油滴盏、鹧鸪斑盏等建盏产品也相继在建阳恢复生产,并批量上市销售。

  自从建盏工艺恢复以来,建阳的建盏非遗传承人一直致力于建盏技艺传承与发展,历经艰辛,不懈探索,研究分析遗留建盏残片的烧成规律,自己尝试坯釉配方调试,不断运用现代科技,改进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研究新的配方,不断丰富建盏品种,烧制出新的器型、颜色、斑纹等,恢复建窑传统技艺,让建盏与现代相适应,国之瑰宝开始重放光彩。

  建阳作为宋代八大窑之一“建窑建盏”的原产地,一直致力打造建盏产业,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进一步提升“中国建窑建盏之都”的知名度。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建窑建盏不仅是建阳,也是福建省的特色文化名片。建盏是古代建阳留给世界的文化财富,历经数百年之后,重放异彩,再次吸引世人目光,建盏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及港、澳、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建盏也因精彩绝伦的神秘技艺广受国内外人士喜爱,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漫步在建阳区建盏文化街上,仿佛走进了建盏的世界,50余家经营建盏的商家集聚一堂,一派繁华景象。该文化街以“建盏”为主题特色,集工艺展示、艺术创作、鉴赏交流和产品经营于一体。

  走进文化街上的中国建窑建盏展示馆,兔毫、油滴、鹧鸪等各式各样的精美建盏琳琅满目,向众人展示着建盏自然极致之美。轻轻捧起建盏,细细观察其斑斓纹理和晶体,观看宋代点茶表演,不仅能见到茶盏交融的美景,还能细细品味建阳当地漳墩白茶,在沁人心脾的茶香、清甜醇爽的茶味中,感受宋代建盏文化的魅力。

  近几年来,建阳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建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精心打造“建窑建盏”这块“金质名片”。

  建阳组织成立了建窑建盏协会、建盏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打造建盏文化街、加快推进建盏文创园建设,努力培育一批卓有成就的工艺大师,推动“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传承,加大建盏文化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推动建盏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推动建盏文化产业发展。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13年起,启动两年一届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先后评选了三批建阳区“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41名。2014年8月,邀请央视大型文化鉴赏栏目《寻宝》走进建阳,建盏因此大放异彩,其文化价值为全国人民乃至世界所知晓。2015年7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审核通过认定“建阳建盏”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12月28日,建盏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不仅如此,建阳区还引导全区建盏企业向规模化、企业化发展。“贡御隆”“贵稀堂”建盏商标2015年被授予“南平市知名商标”的称号,2016年建阳贵稀堂陶瓷有限公司被评选为“第九批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入驻建盏文创园。建阳御兔建盏陶瓷有限公司、铁瓷墨瓷陶瓷建盏有限公司、华英建盏陶瓷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成功申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6年福建省建阳御兔建窑陶瓷有限公司、南平市建阳区铁瓷墨韵建盏陶瓷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达12185万元……

  截止到2017年8月,建阳区共有建盏企业和个体1650家,其中规上企业7家,限上企业1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值13.5亿元。

  通过不懈努力,建窑建盏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建阳建盏持续亮相深圳文博会、厦门文博会、武夷山茶博会、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美术博览会等全国各级各类展会,甚至走出国门,参加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日本国际礼品展,同时建盏已作为礼品被赠送给斯里兰卡、意大利、日本、南非等外国领导人,建盏已经走向世界。

  今年8月29日,建阳区获评“中国建窑建盏之都”,加强了建阳与全国各大窑口的交流联系,保护建阳窑口,还提升了建阳建盏品牌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在厦门金砖会议上,建盏惊艳登场,成为金砖礼品之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名声大噪,闪耀世界舞台。

  “建窑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建盏的烧制工艺精湛,凝聚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堪称国宝。”建阳区委书记杨新强表示,当前,建盏文化产业已迎来发展的春天,建阳将着力打好建窑建盏文化牌,提升千年古邑的知名度,让中国建窑,世界建盏享誉全球。(建阳区委报道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5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