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变好才会给人希望 上海动物园游记

  本文是的第10篇。在这4个月里,我将踏上6年前的旅程,再次带你逛全中国的重点动物园,看看几年来有哪些进步或是退步。如果你觉得这件事有意义,请转发或赞赏本文。大家的支持,会成为我行走世界的动力,感谢!

  上海动物园是历史最悠久的动物园之一,2024年5月,它庆祝了70岁的生日。作为老牌强园,上动有传统,有底蕴,有多年来和市民的感情连接,当然也有岁月带来的积弊。这座动物园一直在变好,而这种向上的变化,总能给人希望。

  上海动物园的乡土动物区,是大陆地区第一个以动物园所在城市的自然生态、特有生物为主题的动物展区,其中生活了貉、狗獾、果子狸、獐、小麂等自然分布的物种,也包含水獭、豹、虎等历史分布的动物。这种展区开一时之先,后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本土动物保护区,多少也受其影响。

  乡土动物区还没开放的时候我就进去过(门开着没人管我溜进去的),正式开放之后立马去看,再后来基本是年年去一趟。这个展区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它每次都在变。

  最有意思的变化在貉、狗獾、果子狸三种动物的运动场里。一开始,这三个动物的运动场长得差不多,都是标准的小兽展区。慢慢的,变化来了,里面的东西越来越多。貉和狗獾,基本都是在地面活动,还喜欢找地缝或者打洞,它们的展区里,地面上可供躲藏的假树洞、石头、倒木之类的东西越来越多。果子狸喜欢上树,它的爬架越来越复杂或者叫丰富。展区在跟着动物生长。

  像上面这个狗獾展区,我觉得是这几个小兽展区里最好的一个。我在这儿见过狗獾打洞,狗獾游泳,狗獾定点拉屎,狗獾呼呼大睡,都特别有意思。观察动物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看它们的自然行为。

  隔壁的貉,是上海这几年的大明星,它们进城了。在乡土动物区的傍晚,你能看到一个貉家庭从地缝里钻出来,四处觅食,甚至看到它们对人的警惕。保持距离,才是野生动物和人之间最好的状态。如果乡土动物区能多呼应貉与上海的关系,多讲讲如何与貉共存,那就更好了。

  这几年的乡土动物区,动物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公豹“小不点”和母豹“平平”结合,剩下了“奥运会”三胞胎,隔壁的老虎也是使了劲的生。可惜的是,亚洲小爪水獭的英雄妈妈“大头”外展之后,不知什么原因去世了。如果可以,真希望上动能为大头建个雕像。

  永远都处在变化中的展区,是最能给人希望的,因为变化才能赋予人工环境下生活的动物更多选择和挑战。

  我们不妨看看这个大羚羊展区,这块运动场的中间,新加了一棵巨大的倒木。为啥我断定它是新加的呢?你们可以看看大树的树皮,如此粗糙完整。它压着的另一棵树,树皮就有明显的剥落。为啥有这种变化?很多动物,都喜欢在粗糙的树干上蹭痒,像大羚羊这种有角的动物还会在上面磨角,好让自己的凶器更加锋利。摩擦摩擦,树皮不就掉了?

  有的树干树皮完整,有的倒木树干磨掉了一半,我猜这是加了两次,有新有旧嘛。

  亚洲象的运动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空荡荡的外展区里,堆了红土堆,加了好几个大木桩,有的木桩上还绑了轮胎,这都是给象玩的。展区一角,加上了一个造型特别有趣的喷头。我去的时候,那喷头开了好久。

  上动的大象展区,曾被人诟病了很久,有一阵他们的大象状态也很差。经此一改,外展区好了太多,细看大象的足部,皮肤干净,脚趾浑圆光滑,显然修脚也是常做的。不过可惜的是,上动亚洲象馆的建筑还是老,内舍怎样都是不太佳,这是长久的历史拖了后腿。可能到了冬天,诟病的声音又要响起。

  一个动物园不可能没有漏洞和问题,如何应对公众的批评和质疑,可看出良心和能力。

  老牌动物园的一大优势是多年的积累。上海动物园有很多别的动物园里很少见的动物。比方说猛兽区的缟鬣狗,国内就没几家有。这种鬣狗从非洲一直分布到印度,“缟”的意思是条纹,看图就知道意思,更好看的是脖子、背脊上的长鬃毛,特别飘逸。

  首先,你在上海动物园中能看到所有的四属人科动物:红毛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这其中,最难得一见的当属大猩猩。

  我说过很多次,大猩猩和熊猫,是世界动物园行业的两个桂冠物种。在中国,目前只有台北动物园、郑州动物园和上海动物园饲养有大猩猩。这其中,大陆的动物园里仅有上海动物园的大猩猩是完整一个家庭。

  这个家庭的首领名叫“丹哥”,是个威严的大家长,他有两位妻子“阿特拉斯”和“昆塔”,以及两个儿子“海贝”和“海弟”。

  这次来,我在大猩猩的内舍看到了点新变化,咦,地上铺了厚厚的木丝。这是用了垫材啊!这事儿很有意思。在室内场馆的水泥地面上,垫上土、碎木渣、碎树皮、木丝等垫材,在发达国家的动物园里特别常见。这样做,会让地面柔软有弹性,远比硬质地面好。而且有垫材的地面,还能通过引入昆虫、撒上发酵菌菌液,让整个地面活起来,会带来更加丰富的环境。这样有一点食物残渣都不碍事,垫材自己能解决掉,饲养员捡一捡大块的食物碎片或者屎就行。这样的环境,对于需要长期待在内场馆的动物来说显然会有意思。而用了大块垫材,也意味着内展馆的维护模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不能直接开水龙头拿水冲刷地面了嘛。

  之前,至少我去的几次,上海动物园的大猩猩内展馆里都没用垫材。我特别奇怪,因为用垫材的饲养模式在国外已经普及,按说“丹哥”一家来自荷兰,级别这么高的动物,饲养规范之类的对方也会给,为啥上动不给大猩猩垫内舍地面呢?前一阵,我去了趟鹿特丹动物园,才知道,嗨,这个园子自己也不垫内舍啊,他们的大猩猩馆,算是我去过的欧洲动物园里的异类。

  大猩猩是人科当中性异形最显著的类群,他们的雄性比雌性要大很多。这意味着雄性在群里占据更支配性的地位。但这样的动物,其社群结构会带来一个副产品:雄性之间的竞争会特别强。几年前,“丹哥”的大儿子“海贝”就和它分开住了,因为成年且尚在当打之年内的大猩猩雄性之间的斗争特别激烈,虽然是父子,但这两男的也会隔着笼子。

  今年来看,小儿子“海弟”似乎也离开了爹的身边,爹在室内待着,他在外舍玩。从外形上看,雌性大猩猩成年后会有个特别明显的大肚子,雄性身长更长,肚子不那么明显,通过这个特征,你就能分辨出没完全长大的“海弟”和他的妈妈与姑姑。

  如何处理三个成年雄性大猩猩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成为上海动物园接下来几年的烦心事。

  上海动物园的黑猩猩外运动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给黑猩猩制作了巨大的实木爬架,爬架上有一面轮胎墙,爬架的硬质木架之间,拉上了麻绳和消防水带,麻绳还连上了场地内的一棵巨大的悬铃木。这棵悬铃木非常高,游客需要从下往上仰视树冠,这样就算黑猩猩爬上了树,树叶也不太会完全将它们藏起来,这样就可以观察动物是如何在树冠上活动的。

  上海动物园黑猩猩馆的问题,在室内,这又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他们的黑猩猩内展区,逼仄又黑暗。尽管园方做了不少软装,例如爬架、绳网之类,但硬件本身过于短的短板很难弥补。上海冬天不暖和,黑猩猩又怕冷,于是住在内展区的时间绝对不短,这就比较遭罪。

  听说这栋楼还是个历史建筑,只能改造不能拆了重建,建筑下面还是地铁,这可就麻烦了。

  但我更不喜欢的是,上海动物园也喜欢人工饲养黑猩猩幼崽,不光是黑猩猩,红毛猩猩也会。然后呢,还会把黑猩猩幼崽和红毛猩猩幼崽放一起,组成一个“猩猩幼儿园”。两类在自然界里完全无法相遇的动物,放在一起展示,行为说不定还会互相影响,又都是成长中的幼崽……

  大猿之外,上海动物园还是国内长臂猿种类最丰富的动物园,各种新、旧大陆的小猴收藏,更是没有哪个园子能比。

  这一次去看,上海动物园的灵长展区普遍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各种小猴的笼舍里植被丰富了很多,这显然是用了很大的心思。

  但对于上海动物园这个级别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强园,我们显然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我会期待什么呢?期待上动不止养好动物、展示好动物本身,能够展示、体现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我们还是说大猿的外展区。目前,上动大猩猩的外展区,明显是和另外两种不太一样,更偏向于地栖。那么,非洲的黑猩猩,和东南亚的红毛猩猩,他们的外展区,可否讲不一样的故事?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物种的展区,把另外一个物种放进去,不会体现出什么区别,那这种环境塑造就不高级。这种情况在各种小猴的展区、爬行动物展区更明显,各个笼舍无非大点小点,里面的植被没有特点,干、湿也没有差别,换个动物养毫无违和感。

  要换个差点的动物园,比方说内陆省会的动物园,我绝对不会提环境和动物之间没有关联这种问题。上海动物园足够好,我才写。

  目前,国外的优秀动物园几乎已经不存在动物养得不好、繁殖得不好这种基础问题。那么,就得有更高的追求。为动物塑造其原生的生活环境,将这种环境特征展现出来,是非常自然的选择。不只是展示动物,也要展现动物生存的环境,和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让游客理解一种动物。这种趋势和潮流,在近10年建造的新动物园或者新展区里特别明显。

  这个场馆内,有好几棵大树。小熊猫作为树栖动物,就是喜欢在树冠上生活,游客来这里参观,需要在树冠上寻找像果实一样的小熊猫。这对于喜欢寻找动物的游客来说,无异于寻宝。在这个年代,可以说不给小熊猫大树的展区都是不合格的。

  其实,国内已经有不少动物园给了小熊猫大树。这样的展区有个难点:小熊猫上树了会不会通过树冠跳到旁边的树上溜出去。一般动物园都会把小熊猫展区周围的树砍掉,或者截掉树冠,让整个展区变成一个岛。上海动物园的解决方式是创造性的,他们用钢索把周围的树拉弯,再修剪一部分树枝,让树冠避开小熊猫展区,这样就保住了宝贵的大树。

  不过,这个展区也有让我不太理解的地方:它没有内舍。日常没啥事儿的时候,小熊猫就待在展区里无所谓。但有事儿的时候呢?我去的时候,正是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的前一天,饲养员为了安全,拿着航空箱进了展区招猫,结果一上午也没全收回去。要有个内舍,遇到这种情况会更加灵活,医疗什么的,也会更加方便。

  我们再看回长臂猿的展区。这些展区,是近几年重修过的。长臂猿生活的笼舍,用了密密麻麻的双层笼网,这可以遮挡投喂,同时,笼网也可以作为长臂猿活动的抓手,能够极大扩展动物的活动空间。

  但是,这双层笼网也有很大的问题:遮挡游客视线,更别提拍摄了。上海动物园这么强的长臂猿阵容,在社交媒体上都没啥人发,那当然了拍不到怎么发啊!

  其实,新式的钢丝软网,也能实现笼舍需要的功能,还能避免看不清、拍不到的问题。若是用玻璃参观面也没问题,加一个向游客参观面伸出来的屋檐,屋檐下加个深色布帘,遮挡反光,这样游客就能拍清楚动物。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之前,中国动物园可以从野外捕捉动物,丰富自己的收藏。在这个时代,动物园内的物种特别丰富。甚至随后的二十年里,当年获取的动物依旧存在。例如,各园的金猫、云豹、豺等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

  但随着野外获取渠道的斩断,市场化之后行业饲养水平的普遍下降,以及各园之间物种交流的变弱,中国动物园行业内的许多珍稀本土物种的人工种群维持不下去了。尤其是金猫、云豹、豺这样的强势肉食动物,今日已无法依靠本土种群复兴动物园内的人工种群,再想看,只能从国外引入。

  少数还可能维持的,就只剩几种本土有蹄类或是灵长类。例如成都动物园的豚鹿、毛冠鹿,北京动物园和昆明动物园的滇金丝猴。这样的物种,我管它们叫作“旧时代的余韵”。

  赤斑羚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自然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在中国,它们自然分布于藏东南和滇西南区域,在墨脱还比较常见。它们极为擅长攀缘,能够一跃而过接近两米高的障碍。特别矫健。它们身材敦厚,一身橙黄到红色的毛发,特别美丽。

  顺带一说,特别有名的《斑羚飞渡》,讲的就是这一类动物,但不是这个种。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和动物的习性完全对不上。无论哪种斑羚,都不集大群,也没有那么强的利他能力。

  全世界唯一的赤斑羚人工种群就生活在上海动物园,其他任何国家的任何动物园都没有。我曾经数次前往上海动物园的繁殖场看它们。印象尤深的,是赤斑羚借助笼舍的边墙二段跳,不怎么费力就能跳到两、三米高,极为矫健。

  这个人工种群,最辉煌的时候数量达到了40多只。但可惜的是,可能是因为无法获得新的血脉,也可能是出了点意外,近年来这个种群极度萎缩,仅剩10只不到,性比也出了问题,雄多雌少。这样下去,人工种群就危险了。好在赤斑羚不是斑鳖,野外数量还不算少。

  对于动物园来说,养活一种动物不难。但要长期维持一个人工种群,还不能从野外更新血脉,也无法得到其他动物园的支持,这很难。

  我是希望,上海动物园能选两只不太怕人且不参与繁殖计划的雄性,找个偏僻、不在游客热点动线上的笼舍,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让我们能感受赤斑羚的魅力,也能体会旧时代动物园的余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31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