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洋窑“福杯”首发活动在延平举行

  2月26日,延平区《福文化、三茶文化与非遗工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福往福来 窑旺福见 非遗工艺 开窑送福”活动在夏道镇举行。来自福建省内的文化专家、工艺美术促进发展中心成员单位代表和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延平区茶洋窑工匠等共同探讨交流了延平区茶洋窑历史文化以及制作工艺,并共同见证了茶洋窑开窑送“福”——“福杯”首发仪式。

  作为第八批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茶洋窑制作技艺”,近年来其独特魅力正吸引多方关注。据了解,茶洋窑古窑址位于延平区太平镇的深山中,距今一千年多年,它们从宋元时期福建黑釉瓷的黄金时代走来,是当时福建重要的外销瓷窑场,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与建阳水吉窑、武夷山遇林窑等比肩齐名。茶洋窑吸收和融合了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省内外窑系的制作技艺和风格特征,形成了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风格。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灰贝天目”是中国延平茶洋窑设计烧的黑釉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时文人斗茶所用。因曜变天目的不可预测性,这只曜变天目茶碗为传世孤品,堪称举世无双,在日本国定为“重要文化财产”成为日本国宝。现在,延平区传统的茶洋窑有29家。

  习去年3月22日到南平视察,对南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给新时期、新时代南平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为了做好“三茶”统筹发展,延平区委、区政府“三茶”融合发展纳入该区“12335行动”和“10+6”重点工作部署之一,要求区有关部门、单位会同乡镇共同深入发掘该区及当地的“三茶”产业相关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传说,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结合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植入工业化理念发展壮大延平“三茶”产业,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助力“三茶”产业跃升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该区在夏道镇洋头村建立了茶洋窑柴烧创业基地,现有30米隔仓柴烧龙窑一座,最大日产泥料十吨,设有200平方米的共享展厅。创业基地融合延平其他非遗特色,强化与延平新城高职校联动,作为校外实践基地,高职校有教授进行知识传授和技术指导,深耕茶洋窑品牌拓展和茶洋窑产品研造,推动延平茶洋窑产业绿色发展。基地诚邀热心从事茶洋窑制作的传承人与民间工匠免费入驻,目前有谢长旺、童贤亮、高华松、朱建芳、林云剑、周修东、林涵等7位区级茶洋窑制作技艺传承人和5家茶洋窑生产企业入驻基地。

  茶洋窑柴烧创业基地的建立为进一步弘扬延平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茶洋窑产品做大做强搭起了很好的平台。毗邻该基地的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茶洋窑文化,专门开设工作室,购置相关的设备,举办教授、培训班,传承技艺、培养人才;该院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还为延平茶洋窑产品直播带货。

  南平市延平堇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茶洋窑技术总监薛宇泓介绍说,该公司入驻茶洋窑创业基地以来,采取抖音直播推广销售,基地茶洋窑直播间直播月场观近10万人次,最高场观一场六千余人,直播间5个月直播营业额100余万元,最高直播单场营业额3.6万元。茶洋窑产品通过直播销往全国各地,其中上海、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等省为主要客户群体,同时通过海外集仓远销美国。

  据悉,茶洋窑开窑送“福”——福杯”首发在2月26日当晚通过茶洋窑直播间直播销售,引发网上抢购热潮。福建省工艺美术促进发展中心促进部负责人认为利用网络平台、推介会等平台宣传延平茶洋窑产品,开展线上直播大赛等活动,提升茶洋窑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不失为做大做强茶洋窑产业的有效手段。

  目前,延平区在区委主导下,已成立了工作专班,正在做茶洋窑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措施,推动茶洋窑向产业化发展壮大。( 詹国兵 卫金平 陈妹


本文由:意昂体育注册登录提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wuer.com/mudedi/236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